用仁心仁术守护生命通衢
——探秘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的“硬核”与“温度”
■庞朝飞 郝智宸
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医疗力量。他们虽不直面战场硝烟,却常年坚守在关乎生命尊严的“隐秘战线”;他们以仁心仁术为“坚盾”,默默守护着人体消化道的最后一道关隘。
微创克顽疾 无痛焕新生
“‘保肛’并不是没有希望!”肛肠外科丁健华主任掷地有声的话语,为深陷绝望的患者张女士点亮了希望之光。张女士罹患早期低位直肠癌,她辗转来到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丁健华主任领衔团队成功实施了高难度的“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奇迹般地保住了肛门功能。术后康复的张女士激动难抑:“是你们让我重获完整人生!”
如今,已有500余名直肠癌患者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完成了超低位极限保肛手术,其手术数量、手术效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患者及同仁的高度认可,11项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一直以来,科室紧跟国际前沿,积极构建“微创手术矩阵”。各类精准微创技术如同为手术配备了“智能导航”,毫米级锁定病灶,最大程度保护健康组织,显著降低手术创伤,让曾经的“难言之痛”迎刃而解。
数据显示,科室年微创手术占比已突破90%。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彻底颠覆了公众对肛肠手术“痛苦漫长”的固有印象。
科室还全面推行肛肠疾病ERAS(加速康复外科)路径,优化每一个围手术期环节,加速机体功能恢复,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助力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与工作岗位。
“我们追求的不只是治愈疾病,更要让患者有尊严、少痛苦地康复。”连续完成5台手术后,丁健华主任依然在病房之间忙碌着。
温暖如至亲 润物细无声
精湛技术是基础,温暖服务是桥梁。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始终恪守“姓军为兵,服务人民”的宗旨,将人文关怀融入服务点滴。
“军”字优先,情暖兵心。某部战士小李在执行重大任务前夕突发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丁健华主任团队连夜组织急诊手术,精准高效施治,确保其以最佳状态重返战位。
倾听、共情、引导……针对肛肠疾病患者的特殊心理,护理团队独创“沟通三步曲”,用专业与耐心细致化解患者的尴尬与焦虑。一位刚经历痔疮手术的军人母亲笑着说:“从入院到出院,每个环节都有专业指导,连坐姿、饮食都讲得清清楚楚,心里特别踏实。”
治疗结束,关爱不止。科室还建立了完善的出院随访机制,由资深医护在线答疑,推送康复指南和科普知识,将专业关怀延伸至患者康复全程。
铁纪铸精兵 仁术济苍生
过硬的战斗力源于优秀的团队。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以军队医院的严谨作风为底色,锻造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心怀大爱的专业队伍。
科室核心骨干多次参与重大军事卫勤保障任务,将实战化经验反哺于日常临床,把军事化标准贯穿至管理始终,锤炼出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过硬能力。
从规范病历书写到严苛无菌操作,从常态应急演练到定期业务学习,无不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每周雷打不动的病例讨论,每月坚持不懈的岗位练兵,确保技术持续“保鲜”、服务不断“升温”。
向战而行,为兵服务。科室采取“三送五巡”健康服务模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部队,开展特殊作业环境下火箭军官兵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有效维护了广大官兵的身心健康。
在全力保障部队战斗力的同时,科室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深入社区、企业、乡村开展肛肠疾病筛查与义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军医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科室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全军临床重点专科、全军肛肠专病中心、火箭军特色优势医疗创新团队等,1名护士长被表彰为全军杰出护理工作者,丁健华主任被遴选为全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
从毫米级别的微创精准,到无微不至的人文呵护;从为兵服务的铁血担当,到润泽生命的医者仁心,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正以其独特的“硬核”实力与“温暖”底色,在守护军民肠道健康的征程上,奋力书写着新时代人民军医新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