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温、温差变化及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近一段时间,门诊接了不少面瘫和中风的患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罗永春在门诊为患者讲解如何防范面瘫和中风。
62岁的陈先生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夏季因感觉血压有所下降,便自行减少药量,还常从炎热户外直接进入低温空调房。7月21日,陈先生突然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的症状,紧急送医后确诊为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夏季高发的脑血管急症。高温天气下,血管易扩张,而频繁进出空调房导致的冷热交替,会使血管剧烈收缩,增加中风风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更需格外注意,天热易出汗,低血容量会让本来狭窄的脑血管灌注不足,引起脑梗塞。
心脑血管患者在夏季应严格遵医嘱服药,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每日多次监测血压,避免擅自调整药量。同时,饮食上要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多吃绿叶菜、深海鱼、全谷物等护血管食物,并戒烟限酒。
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避免冷风直吹,出汗后应稍作休息再降温。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血液黏稠。
中风发作时,可通过“120”口诀判断:“1”看脸部,观察是否一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2”查双臂,平举时有无一侧手臂无力下垂;“0”听语言,留意说话是否含糊不清。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拨打120。若自行处理,待症状短暂缓解后也需就医,因为这可能是小中风,若不重视,约1/3患者会在1年内发展为严重中风。
如果说老年人夏季要注意预防中风,年轻人则要特别留意预防面瘫。
28岁的林女士喜欢在睡觉时将风扇对着吹,还经常熬夜追剧。结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侧眼睛闭不上、嘴角歪斜,喝水时还会漏水,到医院被诊断为面瘫。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多由面部神经受冷刺激或病毒感染引发。面瘫初期常表现为面部发僵,随后出现一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耳后疼痛或味觉减退,发病一周之内是治疗黄金期,切勿拖延。
预防面瘫,要避免空调、风扇直吹面部,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夏季病毒活跃,需勤洗手、避免揉眼摸脸,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
需要提醒的是,有人认为中风症状轻就无需在意,或仅关注肢体活动失能而忽视头晕、肢体麻木等自觉症状;也有人将面瘫与落枕混淆,或认为面瘫可自愈而不及时治疗。事实上,多数中风与面瘫需要规范治疗,否则易遗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