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空军>>正文

机械师外公亲述:飞行员战友抗美援朝空中拼刺刀

来源:军报记者微博作者:罗辑责任编辑:齐冰昕2015-01-21 08:42

1959年8月4日的解放军报第二版:一丝不苟是机务人员必须具备的作风,
机械长李志明没有放松这个看来是很细小的地方。

我的外公名叫李志明,1949年从老家湖南湘潭县考入空军一所军校,学习飞机维修专业,成为了一名机械师。1950年,外公随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的日子里,虽然是保障分队,但因为部队所处环境特殊,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态势使得几乎就没有前后方之分。维修洞库外的上空,经常能听到激烈的飞机机关炮声。而洞库内,外公和战友们每天都在机床旁高强度工作,有时为了抢修,刚降下来的飞机还冒着烟、吐着气,外公和战友们带着工具就往上贴。为此,身上留了好些烫伤的伤疤。

1953年的一天,敌机空袭时在洞库门口扔下炸弹,一块横飞的弹片穿过外公大腿。失血过多、伤势较重的外公被后送到医院疗伤,而1个月后,尚未痊愈的外公便又一瘸一拐返回前线。直到多年以后,外公走路还有当年留下的后遗症,一到季节变换,身上老伤引发的疼痛常常一宿一宿折磨得外公难以入睡。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外公所在部队回国驻防北京南苑机场,妈妈和舅舅先后出生在那里。妈妈取名叫“南平”,取了“南苑机场”和“北平”之意,后来在上学时又改名叫“随军”。舅舅则取名为“飞跃”——都是带着浓厚的“部队大院”痕迹。

1963年,外公所在部队移防山西大同。几年后,因为部队裁撤分流,外公脱下了心爱的军装,转业回到老家。本可以安排更轻松的坐办公室的岗位,但因为和扳手、螺丝刀打了半辈子交道,外公选择去了农机局,继续干起了维修机械的老本行。

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外公总觉得自己的兵没当够,也一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机会继续延续他的从军梦。遗憾的是,舅舅因为身体原因,在征兵体检时未能过关。而母亲在应征年龄时,老家根本没有征女兵的名额,因此也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