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这么霸气?他乘歼-11航拍!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刘应华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1-23 11:57

编者按:坐着歼击机航拍是什么感觉?什么是真正的天旋地转?军事摄影家刘应华于2012年首次获准乘坐三代战机实施航空摄影。他乘坐由“金头盔”飞行员刘晓鹏驾驶的歼-11战机,参加雪域高原实战化训练和实兵实弹演习,历时半个多月,飞行7架次、20多小时,亲身体验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多机型自由空战、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编队警巡、超低空对地攻击和激光制导精确打击等实战课目。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5—6个G的过载和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极限折磨,见证了空军歼击机航空兵“全疆域、全时段、全天候”的作战能力。

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刘应华的自述,分享他乘战鹰俯瞰大地的独特感受,从他拍摄的大量震撼美图中去领略什么是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航空摄影:勇敢者的游戏

刘应华

航空飞行器的发明,使人类传统的视觉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正如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所说:“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想。”由此诞生的航空摄影也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悄然改变。

航空摄影是借助各类航空飞行器从空中实施的摄影活动。在种类繁多的航空摄影中,有一类特殊的军事航空摄影即歼击机航空摄影。歼击机航空摄影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歼击机速度快、机动性强、过载大、风险高,对摄影者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航空摄影人,我热爱空军,热爱蓝天,早就梦想着能像叱咤风云的“蓝天骄子”,乘坐共和国最先进的战机升空,在云海苍穹之上见证人民空军飞行员的战斗风采,俯瞰祖国山河的锦绣壮美。

公元2012年,我的这一夙愿终于实现。这一年盛夏,我首次获准乘坐三代战机实施航空摄影。我乘“金头盔”飞行员刘晓鹏驾驶的歼-11战机,参加雪域高原实战化训练和实兵实弹演习,历时半个多月,飞行7架次、20多小时,亲身体验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多机型自由空战、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编队警巡、超低空对地攻击和激光制导精确打击等实战课目。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5-6个G的过载和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极限折磨,见证了空军歼击机航空兵“全疆域、全时段、全天候”的作战能力。

在飞行过程中,我目睹了阴云密布、暴雨倾盆中战机破浪起飞的震撼,体验了横滚特技飞行天晕地眩的惊险,感受了战机瞬间急速左右侧飞“空中荡秋千”的浪漫……特别是正负载荷交替更迭更让我刻骨铭心:战机瞬间急剧下滑数千米俯冲时,负载荷使人轻如棉花一样飘起来;快速垂直跃升时,过大的正载荷迅速压迫全身,面部变形,头不能抬,手不能举。每次飞行2—3小时后,胃开始翻江倒海,大脑变得晕沉木讷,浑身疲惫乏力……每次战机归航着陆,脸色苍白的我,总是强装笑脸硬撑着爬下战机。然而,我们一起编队飞行的飞行员却依然精神抖擞、谈笑风声,真切地让我感受到了歼击机飞行员身上那种特殊的胆魄与耐力、速度与激情。从而加深了我对歼击机飞行员“非同常人”的认识和理解:这个英雄的群体是筑梦空天、赤胆忠诚的王者,是苦练精飞、敢打敢拼的勇者,是多谋善变、奇招频出的智者,是护卫蓝天、爱好和平的使者……

其实,在实施歼击机航拍任务前,我已上百次入藏拍摄,先后乘坐过直升机和多种运输机,从不同的高度俯瞰过世界屋脊神秘的山川大地。乘坐歼击机升空后,我眼里呈现的是另一幅画面:武装警巡的战机编队抚摸绵延起伏的冈底斯山脉,掠过气势恢宏的珠穆朗玛,触摸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亲吻美丽的纳木圣湖,轻拾羊卓雍星罗棋布的“蓝宝石”……这些翱翔的战鹰就像飞越雪岭冰峰的雄鹰,又似轻拂山川河流、田园人家的小鸟,更似五线谱上激越跳动的音符,哪怕是释放的电磁干扰弹,也宛如划过天幕耀眼的流星……动态的战机与静态的景物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画面。

这是一个真实景象中的梦幻世界,这是战鹰与大自然的重叠与共振,利用空间位置的移动与幻觉,营造空灵、神秘、绝妙的画面。作为一个军事摄影家,我力图将此感受定格在影像中,让观者在浏览时同样能够感受到人与战鹰、人与自然的对话,战鹰不再是冰冷的兵器,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实,军事摄影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