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是人类最根本的资源,而我们对思考方法的追求也永无止境。在实践中,我不断发现、探索和总结思考的方法,主要有11个收获。即读书笔记中所说的“思考的11种方法”:
1.开门见山式思考。即直面某一新生事物或某一重大问题凸现的矛盾。这种思考可以是领导或其它途径赋予的,主要来自于“外压”;也可以是自己主动作为的,主要来自于“内压”。但关键的一点,是要自行培养强大的“内压”。
2.突破困惑式思考。这种思考针对的情况是:某个问题反复强调、反复抓,就是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究竟怎么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对这一问题进行辨证思考,在辩证思考中发现矛盾和规律,探求思路和办法。
3.二次思考式思考。即对他人思考过的问题进行再感觉、再思考,使其进一步理性化、通俗化。
4.激情迸发式思考。即在被一个人、一件事感动之后所进行的思考,这种思考充满了感情和激情。
5.见怪要怪式思考。即对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或似乎不符合常理的问题进行的深层次思考。
6.反循规蹈矩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循规蹈矩不能解决问题,不循规蹈矩行不行?还有没有可行的办法?
7.跟踪追击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某个突出问题解决了,有没有出现新的问题?
8.怀疑否定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尽管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这么做,但这样下去是不是很糟糕、很失败、很危险?
9.质询问题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本来应该怎么样,但现在却不这样了,为什么?
10.主持公道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会受到不公?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们?怎么帮助他们?
11.系统集成式思考。即对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或宏观领域问题进行深入、系统、连续、集成地关注和思考。
有人可能会说,整天这样思考着,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太苦了?说句心里话,思考不累、思考不苦,只要你走近它、亲近它、体验它,它带给你的不是负担、不是烦恼,而是充实、是美好、是愉悦、是快感。
多读书,善思考,从“读书日”做起,从“每一日”做起,发挥和利用好你思考的本能,思考出身体的健康、思考出生命的质量、思考出生活的美好、思考出工作的效益、思考出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