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敢在蓝天与死神“掰手腕”,因为飞行是他的事业,打仗是他的使命。他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着陆,无一不是在挑战中实现跨越,请看空军航空兵某团参谋长李通的第1903次飞行——
“1903次。”
这不是李通经历生死考验的那次飞行,而只是一次极为普通的飞行训练。
6月2日下午,笔者搭乘的航班降落在塞外某军民合用机场。机场另一头,空军航空兵某团十余架国产新型战鹰一字排开,昂首待飞。正在团里跟班飞行的师领导说:“根据飞行计划安排,李通明天有飞行,现在我们可以到飞行教室瞧瞧。”
“明天飞行,今天看啥?”见笔者充满疑惑,师领导解释道:“飞行训练全过程并不是单指空中飞行,而是包括地面准备、空中飞行、评估汇总3个阶段,现在就是地面准备时间。”
赶到飞行教室,看到李通正带领团里的飞行员围绕复杂气象、机械故障、突发特情等制定预案,并利用仿真辅助训练系统,对可能出现的空中特情和训练重难点进行充分预想预测。
“地面准备质量决定空中飞行质量,地面准备越细致充分,空中飞行才能越顺畅越安全。”李通的举手投足间透出一种干练和沉稳:“明天,我作为长机将带新飞行员盖世龙,与孟祥礼、张春雷两名飞行员进行2对2自由空战对抗训练,战术的实施原则、进入高度、选择时机、协同配合、连贯顺序等等,都得烂熟于心,不准备、不协同、不强化记忆,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