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炫!追梦空天,和轰-6K合个影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姜文 陈林责任编辑:杨红
2016-09-14 00:27

9月2日至4日,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在长春举行,30多个型号的装备亮相

追梦空天,今年的主题够炫

■姜文 陈林

临近9月,突如其来的台风“狮子山”给吉林省长春市带来强风大雨。市民黄大姐盼着天气早点变好,既因为孩子马上开学,也担心此次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受影响,孩子早就等着去看。

9月2日,天刚蒙亮,天空已飘起小雨,但第五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如期开幕,黄大姐和孩子如愿走进活动现场。刺激的飞行表演、威风凛凛的武器装备让孩子兴奋不已。

这次航空开放活动持续3天,在细雨霏霏的初秋不仅引发了欢呼的热浪、微信的刷屏,还在市民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不但浓缩着中国空军的过去和现在,还饱含对未来的期望。

航空开放活动是空军特有的仪式文化。所以,以文化视角解读航空开放活动,我们理应把当下的场景放到空军的历史和现实中去理解,便可以从精彩纷呈的活动中发现空军官兵和这支军种的精神追求,读懂空军举办航空开放活动的良苦用心:展示空军建设的步伐和成就,提升公众关注空天安全的责任意识,激发社会各界支持空军建设的热情动力,共圆空天梦。

“天之翼”空中编队致敬老航校精神

今年的航空开放活动有跳伞、飞行表演、武器装备静态展示和军营开放等多项内容。许多人说,最期待的就数飞行表演。

随着轰鸣声由远而近,翘首盼望的人们发现,第一个出场的仍是“天之翼”飞行表演队,但与往年不同,“天之翼”以前所未有的“70”字样编队亮相。

这是“天之翼”为今年的航空开放活动特意排练的队形,中国空军正用自己特有的礼仪,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

7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航校。创建之初,条件十分艰苦,连搜集飞机和器材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就在今天举行航空开放活动的长春市,当年,老航校人冒着国民党空军飞机的扫射,在战火中抢出降落伞、风挡等航材。为了运送飞机,他们用大车、木船和火车,不辞辛苦。有人累坏了身体,有人抢运时被火车轧断手脚,还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靠搜集敌方的飞机和航材起家,在世界空军史上绝无仅有。研究这段历史的作家郭晓晔认为,“它透出窘迫和无奈,也透出一种强大的精神,一种在逆境中迎头而上,如赤手空拳的斗虎英雄一步跨上虎背,挥拳打虎的精神。”

这种精神伴随老航校人创下了“马拉飞机”“酒精代替汽油”“直上高教”等壮举,培养出100多名飞行员和400多名各类航空技术人员,播撒下创建人民空军的第一批种子。

上世纪50年代,从老航校起飞的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鸣惊人,打出了国威军威。据统计,凡参加抗美援朝的东北老航校毕业学员人人立有战功。

岁月沧桑,东北老航校的遗址在一天一天消失,但“天之翼”飞行表演队在天空中的精彩表演告诉人们,老航校的故事不会随风而逝,空军的传统精神代代传承。

而向公众传递这些,飞行表演是最生动直观的好方法。以“70”字队向空军的历史致敬后,接下来的飞行表演充分展现出空军不变的壮志与豪情、勇气和智慧。

“70”字队通场后,“天之翼”飞行表演队以精准的控制、默契的配合,迅速完成队形变换,“三机螺旋”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飞机每在空中做出一个动作,地面上的“长枪短炮”如同听到命令一般,“唰”地齐齐指向它们,“咔咔”的快门声响成一片。大人的掌声、孩子的欢呼,与空中的轰鸣遥相呼应。

飞行表演的速度与激情,是空军勇敢精神创造的极致之美。观众眼里整齐的队形、潇洒的动作,无不需要飞行员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据“天之翼”飞行表演队队员介绍,由于飞机机体较轻,受气流影响大,要完成每个动作,飞行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才能确保动作准确无误、配合精准默契。

在“天之翼”之后,“红鹰”飞行表演队给公众献上了“七机梯次滚转”“六机钻石梯队”等表演。其中,难度较大的“空中集合”要求表演机需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做到米秒不差、分毫不差。

飞行表演队员形象地说,如果以驾驶汽车比喻,编队垂直筋斗就像几辆车在高速急转弯过程中还要保持好一致的队形,难度可想而知;另一个表演动作“空中对冲”则危险性很大,既要顾及空中的风向风速和地面观众的位置,又要顾及对面飞过来的队友和自己的相对位置,稍有差池,轻者损伤表演观赏性,重则酿成安全事故。

“表演队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和不同情况下的应变能力都要达到很高水平才行,可以说每次训练、每次表演都是一次考验。”飞行表演队员介绍,尤其是9月2日,云底高不足300米,但飞行表演队仍然冒雨起飞,劲舞云天,表演精彩绝伦。

飞行是充满风险的职业,飞行表演是“勇敢者的游戏”。航空开放活动中,飞行表演队用彩色的烟带描绘出挑战未知的长空画卷,用优雅的舞步奏响了勇于开拓的激昂乐章,让人们感受空军人的激情和胆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