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远海突防突击、最低气象条件起降训练常态化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范以书 曾科 李建文责任编辑:陈婕
2016-10-13 03:11

从飞行到战斗,对接实战险难课目成了“家常饭”

前不久,一场海上目标突防演练在某海域激烈展开。

大海深处,数架三代战机经过空中加油后,迅速形成战斗队形,低空长距离掠过波涛翻滚的海面,直奔“敌”海上目标……

“未来仗怎么打,今天兵就得怎么练。”南部战区空军训练部门领导告诉记者,全区部队通过不断设置险难课题,部队海上作战能力在近似实战环境中不断提升。

那年9月,航空兵某团奉命参加上级组织的某次重大演习进入信息火力精确打击阶段,不料碰上超强台风过境。团领导心里打鼓,询问参训飞行员:还能不能上?飞行员们斩钉截铁地表示:上!当然要上!他们在极度恶劣天气条件下,连续飞行40多分钟,准时到达预定空域展开空战,圆满完成任务。

“祖国的安全利益在哪里,军人的担当就必须延伸到哪里。”航空兵某部部队长朱斌告诉记者,接装某新型轰炸机以来,飞行员们攻坚克难、敢闯敢试,3个月就顺利完成首飞任务。

翻开部队训练日志,最低气象条件起降、远海突防突击等一批险难课目如今成了“家常饭”。对于险中练兵,飞行员们已是泰然处之:平时不闯险难,战时怎么打赢?去年9月,海上目标轰炸任务演练,他们面对复杂气象条件和“敌”电磁封锁,经长距离低空飞行,发射数枚导弹,均准确命中远距离目标。

从离散到融合,攥指成拳联合成体系

预警机高空指挥引导,侦察机精确定位目标,电子干扰全程压制……记者在指挥大厅看到,战巡整个时长虽不到一天,却丝毫不亚于一场全要素、多兵种、联合化海上空中体系作战演练。

“从本质上讲,战巡就是一场跨军种、多机种的海上联合演练。”南部战区空军指挥所的一名指挥员向记者介绍,与陆上战役相比,未来海上方向空中作战将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并且这种联合不是多机种、多兵种或者是空军、海军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作战思维理念、力量体系、行动样式的深度融合。

南部战区成立以来,战区空军各部队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围绕海上作战不同机型、多个战术编队间的协同方法,以及战斗机、预警机、加油机及电子干扰机的指挥协同等进行了研究攻关,力图通过日常海空战备训练,在要素集成、体系融合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次战巡任务中,南部战区空军通过科学构建体系布局,将侦察预警、对抗空战、突防突击等课目融为一体。所属及配属的轰炸机、歼击机、预警机、侦察机和空中加油机等多型飞机,从多个机场起飞,依托北斗卫星组网系统等手段,在海上迅速构建起海上空防一体作战体系。相关海域,多艘海军舰船和民用船只组成的救援力量巡弋待命,驻地机场搜救直升机加入救援备勤力量。

“大规模、远距离的海上兵力投送和后勤保障能力,是衡量部队海上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两年他们打破军地、部门之间的界限,积极与地方保障力量探索统一编组、联合保障的新模式,每年都要例行性开展军民联合跨海运输、海空军联合装备保障等演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