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营"基地化"训练6天只睡了18个小时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时晓磊 韩勇亮 田凡新责任编辑:陈婕
2016-10-19 11:49

一场考核,让部分营连出了“洋相”,他们不仅仅关注单个课目的优秀程度,更看重的是实战背景下连贯作业的衔接能力、应急能力,从概略定性评估到全程定量评估,基于数据的精准考核直戳部队训练“软肋”——

6天只睡了18个小时

——中部战区空军导弹某团探索实践实战化训练纪实之三

时晓磊 韩勇亮 田凡新


群策群力。韩勇亮 摄

采访中,记者在不同的营连听到了一句相同的话:“在营‘基地化’训练,最累的不是参战官兵,而是考核组成员。”

考核是训练的“指挥棒”。“自从在营‘基地化’训练模式推开以后,每名考核组成员都面临着比部队更大的压力。”考核组副组长、副团长王煜感慨道,去专业化基地执行任务,大家都是“考生”,只需对照基地考核标准训练作战即可;如今,“考生”变“考官”,部队组训模式发生了深刻转变,每次任务背景、地域、课目都不相同,按“参照基地、严于实战”要求组织考核,凭经验、靠主观打分的旧模式显然不再适应实战化需求。

王煜随手拿起一本《成绩评定细则》翻给笔者看,考核划分为基础课目和实兵拉动两个部分,一连串的考核项目被细化为百余项指标,每个战斗操作分解为若干个评分点,精细程度令人咋舌。

首场考核,从“考生”到“考官”都出现了“不适应症”。

某导弹营应考,本想取得“全优”,没想到却情况不断:紧急拉动时,一台平时动用较少的车辆趴了窝,愣是没能出库,扣分!夜间紧急行军途中、导弹吊装时,一些营连习惯性地打开车辆大灯照明,不符合灯火管制要求,扣分!野炊时,灶台设置不合理,米饭夹生菜品不高,再扣分……最终,历年考核揽金无数的该营只拿了一个及格分数。

“这就对了!”王煜说:“考场就是战场,虽然这些课目单独考核都不难,但连贯起来融入实战行不行,还得‘拉出来溜溜’!”随后三次考核,各营在考核中出现的状况花样百出,日常战备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被一次揭了个“底朝天”。

考官更难。从早上8时到达营区开始,白天要完成全部9个评估项目、22个评估要素的考核;晚上8时,部队组织实兵战备拉动,考核组全过程评估、全操作考核、全数据采集,当场对战术思想运用、动态指挥控制、战时政治工作、综合保障能力等24个评估项目作出精确化评判。

“从入营考核开始,一直忙到凌晨1时,凌晨4时部队归建,全天只有3个小时的空档休息时间,营连累就累一天,考核组要对全团部队逐个考核,压力可想而知。”团司令部军训股参谋赵明刚告诉记者,这种“打仗式考核”的架势持续了6天,期间考核组只休息了18个小时。疲惫是疲惫,但面对这场实战化“大考”,所有“考官”都显得兴奋异常,就连去下一个营考核的途中,车厢内都在讨论着当天考核的得失,为其他部队考核“量身定制”突发特情。

面对部队的“叫苦不迭”、“考官”通红的眼睛,团领导并不感到意外。推开在营“基地化”训练这一创新组训模式之前,种种“不适应症”都在意料之中。“只有立起实战标杆,才能结来强军实果。在营‘基地化’训练中暴露的问题越多,就越能刺激部队在训练演习中向未来战场看齐。”团政委于飞坚定地说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