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雷神”突击队有个特种兵很“不安分”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蒋龙 刘汉帝 孙泽宾责任编辑:陈婕
2016-12-26 10:53

郑伟彬不断加强牵引横越训练。

尖兵初长成

2012年初冬,“雷神”突击队代表中国空降兵与白俄罗斯开展联训,并面向全空降兵部队挑选特战尖兵。消息传到了郑伟彬耳朵里,他当天便第一个报了名,报完名的那天晚上就把他兴奋得睡不着。一个月的魔鬼训练和残酷淘汰,郑伟彬一路斩荆披棘,赢得了宝贵的参训资格。高空跳伞、直升机索降、丛林搜救……半个月的联训日子里,郑伟彬过足了特种兵的瘾。“那时候我隐约感觉,这样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

回到连队后,郑伟彬接着参加了新伞型试跳任务等3项重大任务。在一次试跳中,郑伟彬始终没有感觉到开伞冲击力。他瞬间判断主伞没有工作;同时,耳机里传来地面广播急促的声音:“1号跳伞员,迅速打开备份伞!”

从千米高空到地面,只有短短十余秒。就在所有人屏住呼吸时,他及时拉开了应急拉环,天空顿时绽放出一朵红白相间的伞花。集训队长说,这次空中特情虽然惊险,却收集了新伞型5个方面的数据。

2014年夏天,空降兵部队群众性比武竞赛活动热火朝天展开,数百名训练尖子齐聚一堂、同台竞技。郑伟彬报名参加了5公里越野和400米障碍两项竞赛。

盛夏,某地,温度接近40℃。山地5公里越野,平时用17分钟就能跑完,竞赛那天却用了足足20分钟。郑伟彬回忆:“除了增加了28公斤重的背囊,最主要的还是那天实在太热了,好多战友都虚脱了,我当时就一个信念,倒也要倒在终点。”凭着这股拼劲,郑伟彬独揽5公里越野和400米障碍两个单项冠军,被团里战友誉为“双料兵王”。

一时间,荣誉和奖励纷至沓来,很多人以为他可以安下心来好好带兵了。可他却说:“这可不是我的终点,这点成绩,跟上过战场的爷爷和父亲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