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懵懂少年到铁血战士,他们勇挑重担成长为“岗位先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建文、冯斌 等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9-08-06 03:36

“匠心”不凡

山顶的雷达高速旋转,球形防风罩被大风吹得呼呼作响。此刻,学员们的目光紧紧被锁定——一位雷达技师在雷达座架前,熟练地演示着故障的排除步骤。

他就是关振赢,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雷达技师。翻开他的履历,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革新5项雷达维修核心技术,掌握16种型号雷达的维修保障技能,带教雷达技师百余名……

课上,个头小小的关振赢手里拿着电路板,操着东北话为学员们讲解维修要点。

“作为一名士官,按说只需要掌握两三种型号雷达维修技术就可以了,为什么你还在不断地追求?”面对学员的提问,关振赢未加思索:“本职以外其实也是本职。对于真正的军人,岗位以外也是责任!”

振赢,振赢,振奋身心打得赢!这个蕴含从军报国的名字,自小激励着关振赢从军的志向。生在白山黑水,儿时的他爱跟着水警为松花江边的船只打钉,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总得心应手。欣喜的是,他当兵后走上了修理岗位——修雷达。钻研维修业务,须向险峰行。从空军雷达学院毕业后,他自愿申请分配到某高山雷达站。

那时上下山间,乱石坡陡,还要经过悬崖。上顶苍天,下临深渊——高山雷达站所处的位置,就像他维护雷达时的心境。每次维护装备时,他都倍感压力,因而也更为审慎。“如果自己在抢修过程中进行了错误操作,很可能会烧毁价值千万的雷达装备,甚至产生严重的战备差错。”将近20年的军旅时光,关振赢在雷达维修保障领域始终“零差错”。

他还记得高山雷达站遭到雷击的“灰暗时刻”。当时,云层很低,闪电像是从头顶穿过一样。倏忽间,伴着几声惊雷,连接避雷针的接地线噼啪震动、火花交错!看着大片的电路板或烧坏或残损,受伤的雷达像掩面啜泣的孩子,他的心都要碎了!

得知部分配件返厂维修需要两个月,关振赢当即决定自己来修理所有损坏板件。万籁俱寂,惟山风如刀。关振赢就窝在7平方米不到的方舱内,抢修了三天三夜,每天休息不过4小时,吃喝在阵地,最后竟然把20多块电路板全都修好,战友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多年来,沉浸在“电路迷宫”里四处“挑刺”,关振赢在雷达维修保障领域进行了数项装备和技术革新,累计为部队节约维修和研发经费数百万元。

如今,全旅展开雷达巡诊,关振赢再次走上高山雷达站,走进那片熟悉的阵地。把雷达融入自己的生命空间,高山雷达站的战友们展示出无比壮美的情怀——他深懂,更满含敬意。

心声

无畏风雷挑战

■关振赢

风动,幡动,是战备拉动!雷达迎风旋转,线路炙热;我头脑冷静,笑看风云。置身于战斗力生成的链条,我愿成为连接一线操纵员和雷达装备的一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