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沃土育英雄,红色基因永传承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作者:袁文涛 毛铭芷 张朋倍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0-01-02 14:04

“我叫郑家俊,是第3789名黄继光英雄传人,我将以此为荣,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为连队争光的义务,没有给连队抹黑的权利……”在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英雄连”,新兵入列第一件事就是要记住自己英雄的传人身份,从1到3789,是一代代官兵薪火相传的血脉序列。每名官兵进旅之初就要经过“六个一”入门教育的思想洗礼:参观“黄继光英雄连”荣誉室、观看电影《上甘岭》、学唱歌曲《特级英雄黄继光》、组织在黄继光铜像前宣誓、观摩“黄继光连建设标准”、听上甘岭光荣传统。英雄精神经过60多年的赓续相传,早已化为一种责任、一种基因,融入官兵血脉、植入官兵骨髓。“黄继光”并不只是“老班长”的称谓,更是一种传承和信仰。伴随着改革强军的火热进程,新时代空降兵们也在用实际行动继续书写着英雄的故事。

追根溯源,传承之中赓续红色血脉

“炮架损坏,战友急需炮火支援,我心一横,用身体护住炮身,充当炮架……”今年开训之初,83岁的特等功臣唐章洪老人来到该旅训练场,给官兵们讲述当年上甘岭的战斗故事。高晋文、王清珍、唐章洪、李继德……这些曾经和黄继光并肩战斗的老英雄们是部队的常客了,故事每讲一遍,官兵们印象就更深一分。

身受方能感同,血脉相承方能精神永续,官兵吃“忆苦思甜饭”一直是部队的一项传统。“一盆炒面粉、几个冻土豆就是一顿,一个苹果传着吃,就是要还原当年官兵吃饭的场景……”黄继光连第40任连长秦琪介绍道,上甘岭战役时天气严寒,部队极度缺水缺粮,战士们吃饭就是一把雪加一把炒面,战事最紧急时,后勤补给困难,老军长秦基伟还下过这样的命令:“谁把一筐苹果送上前线,谁就立功。”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最终也只送上去一个苹果,但战士们都舍不得吃,你让我,我让你,一人咬一小口,一个苹果传了两圈才吃完。

这样的战斗故事还有很多,该旅结合自身历史底蕴厚重、红色资源丰富的实际,专门编撰下发了《红色基因代代传》英雄故事集,提炼总结出旅“十个方面优良传统”,常态化组织“继承传统 光照未来”读书会,开展“学战史、忆战将、评战例、当英雄”活动,引导官兵深刻感受英雄部队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战绩,不断增强归属感。

荣誉至上,苦练本领锻造胜战精兵

2013年,该旅6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模范空降兵连”。2014年,6连指导员余海龙作为空军基层政治工作代表,参加了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该旅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光荣部队,荣誉是对英雄的纪念和尊崇,是上级的肯定和褒奖,但一茬茬官兵从不躺在功劳簿上,而是把荣誉记在心里、扛在肩上。

2014年,空降兵部队组织千人百项群众性大比武,代表黄继光连参赛的班长刘毅参加越野障碍赛时,在最后一项武装5公里比拼中骨膜炎复发,顿时摔倒在终点前400米处。但他没有放弃拼搏,一瘸一拐,最后爬向终点。刘毅说:“我是英雄的传人,倒也要倒在终点!”军党委为他特设了“战斗精神奖”。2018年4月,群众性比武再次展开,在侦察综合体能比武中,由于天气炎热、强度大,24名参赛队员先后6人抽筋,4人倒下。在比赛最后冲刺阶段,该旅战士郭泽秀高喊着:“黄继光!加油!”比赛场高响起黄继光的名字,精疲力竭的战友们精神一振,顽强地冲过终点。

为了充分发挥典型标兵的示范引领作用,让荣誉成为每一名官兵心底的“压舱石”,该旅结合参加军群众性比武、基地化实战化训练、各类演习演练、兵王争霸赛等演训任务,广泛开展“黄继光英雄旗手”评选、“精武标兵进连史”“兵王家属进军营”等活动,胜战者胜出、精武者获奖逐渐成为集体共识。

“‘黄继光英雄旗手’获得者、某连二级军士长张道清21年与伞为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梳理出10余万字工作笔记,数次攻克重装空投技术难题,被官兵誉为‘生命的把关员’和‘重装空投兵专家’……”在该旅“黄继光英雄旗手” 颁奖晚会上,战士成为明星,标兵就是英雄,矢志强军胜战、忠诚使命担当、争做英雄旗手成为每一名官兵在部队建功立业的梦想。

勇挑重担,关键时刻敢于奋不顾身

“忠诚!勇敢!善战!奉献!担当!”“黄继光!”“到,到,到!”每晚点名,新时代黄继光英雄精神和黄继光老班长的名字都会被复诵和点到,这样的仪式在该旅不同的连队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但核心宗旨都是让大家牢记英雄传人身份,关键时刻敢亮剑。

时代在变,部队的传承、官兵的精神不变。1998年抗洪时,空降兵1.4万余名官兵像坚守上甘岭阵地一样,死守大堤最险段,像黄继光堵枪眼一样,用血肉之躯堵管涌、排险情,奋战78个昼夜,确保了坚守堤段未溃一堤、未破一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空降兵15勇士在“三无”条件下,5000米高空舍身一跳,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作为英雄传人,官兵们始终铭记着只要党和祖国召唤、人民需要,就敢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

近几年,无论是升空跳伞,还是自设战场的实弹实装对抗演练,无论是面对复杂的气象条件和空中特情,还是面对子弹在头顶飞、炮弹在旁边炸的近似实战环境,官兵们始终秉承“危险敢上,重担敢挑,第一敢争,红旗敢扛”的“四敢精神”。黄继光的铁血性格和战斗作风已经深深融入每一名官兵的精神血脉,不仅平时过得硬,关键时刻更能上得去、打得赢。

(军队党的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