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过境,寒风骤起。前几天的北京,大雪飘茫。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门诊大厅门口处的全时段体温监测点,随着门帘的掀掀合合,不停地往里灌着冷风,而恪守在监测岗位上的白衣天使们,却一如既往地严把严控着各类进出人员。
“请您必须接受体温检测和登记,这是为全体医患的健康和安全负责!”下午4:16,离当天停止挂号仅剩十来分钟。门诊入口处,一位身着护士服、看似纤柔的监测员,果断上前拦住一位不想测温的高大男患者,发出坚定而严厉的警告,在安静的挂号大厅里显得尤为响亮。
风雪交加,这位患者好不容易赶到该中心就诊,因为停止挂号时间将至,在面对严格细致的监测询问时,他的情绪有些焦躁。
然而面对白衣天使坚定又诚恳的规劝,这位患者立即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表示歉意后认真配合。
测量体温、询问登记,短短两分多钟顺利完成。由于挂号时间所剩无几,监测员协调导医护士陪同这位患者到挂号处,顺利帮他挂到了相应科室的就诊号。当他完成整个就诊取药流程,准备离开时,特意回到刚才进门的体温监测点,向那位“严厉”的检测员鞠躬致谢。

护士长胡慧在门诊监测点严格把“关”。
这位监测员,是该中心骨科二病区的护士长胡慧,也是负责门急诊片区各监测点的督导巡查员。天气寒冷,导致电子测温计时有测量或显示不准的情况,胡慧和姐妹们研究推广了电子、水银测温计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提升了测温的严密度和安全性。她说,“入门测”是该中心防控疫情至关重要的第一道关口,不允许有丝毫马虎和懈怠。像这样严密的排查监测,胡慧和她的同事们,一天要反复认真地执行数百次。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性子急、不理解的患者,也会引发一些小摩擦、小误会。但是,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她们必须恪尽职守、不留情面,而职业的素养又能让她们每次遇到误解甚至刁难时,能够完美化解,赢得尊重。

测温点护士及时汇总报告监测情况。
据统计,自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该中心党委指定护理部负责所属西区、北区两个诊疗区的门急诊、住院部、各科室病房的双层把关,共43个体温监测点工作人员的选派、培训和督导工作。为此,她们从各科室抽选了48名严谨认真的护理人员,按10小时一班,轮流值守在各个监测岗位上。

测温点护士正在给工作人员测体温。

外来人员签署《体温监测告知书》。

这些监测点大都在诊疗区的出入口或门诊楼前临时搭设的分检帐篷里。春节至今,北京先后历经两次降温、两场大雪,气温低、风雪大、人员杂。监测员们如若不慎受凉感冒,特别是出现发烧,便会给自己和同事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而一旦检出疑似病人,自己也须第一时间隔离观察,背负起被感染的风险,直至疑似解除。为防止工作期间受凉,该中心为他们专门配备了长款羽绒服。 20多个日夜,他们毅然坚守住该中心战“疫”的第一道关口,至今未出现一起漏检漏报等隐患问题,而且始终做到有礼有节、服务周到。给患者留下了虽看不到却能时时处处感受得到的暖心微笑,站成了寒风中一幅精美高能的画面,更成为该中心防疫战线上一张温暖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