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空军某团30余年在7省300余区域飞播造林 铺就绿色长廊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海洋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0-12-28 07:32:26

西部战区空军某团——

飞播造林,铺就绿色长廊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刘海洋

寒冬时节,沿巍巍秦岭山脉向西,就能到达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城外。站在高处眺望,青山环绕。此情此景,令西部战区空军某团飞行员高鹏喜不自禁:“山川绿了,景色美了,心情好了!”

“很难想象,以前这里是荒山秃岭。”如今,绿色,不仅是当地秀美风景的颜色,更成为当地人对“两山”理念的共识。同行的宝鸡市飞播站工程师刘宝勋,用“震撼”一词形容该团利用飞播技术为凤县造就的10万亩成片林。

该团空中指令师张建刚执行飞播造林任务30余年,他告诉记者,他们先后在西部7省100个县的300余个区域飞播造林,于广袤山川、浩瀚大漠建起座座绿色屏障。

头顶星月起、脚踏夜路归,是执行飞播造林任务官兵的工作常态。“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工作条件是否艰苦,而是气候条件是否利于种子生长。”张建刚说,有一年初夏,他们每天5时起床,赶早进入机场,日均工作近10个小时。飞播区烈日当头,机舱里如同蒸笼,一个架次下来,飞行员大汗淋漓,喝口水稍作休息,便再次驾机开始作业。

飞播造林大多是在丘陵、山区、沙漠上空进行,飞一个新播区就相当于开辟一条新航线。一次,某机组飞播途中突遇沙尘暴,黄色沙浪瞬间向飞机扑来。靠着导航仪标定的航迹,他们默契配合回到机场上空准备降落。当下降至60米时,机长葛克宏才隐约看到跑道,但由于飞机速度过大,此时降落必然冲出跑道。紧急时刻,他果断将飞机拉起复飞。再次降落时,大风使机头偏离了跑道中心线,葛克宏奋力蹬舵修正,最终才操控飞机平稳落地。飞机缓缓停下时,离跑道尽头只有20多米。

多年后,已退休的葛克宏重返故地,看到林区美景,他兴奋地抱住大树,连连感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美在山头,更甜在心头。陕西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流沙侵袭不断,新中国成立前,榆林城曾3次南迁。在今天榆林城所在位置,军民曾合力创下3架飞机一天作业38架次的纪录,18天飞播造林40.2万亩。如今,当初的不毛之地已变成丰饶沃土。

20世纪90年代,一场始于阿拉善的沙尘暴席卷大半个中国。

“沙里人苦,沙里人累,满天风沙无植被。”这句曾经流传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歌谣,正是当地人当年艰难生活的写照。有一年,这里持续干旱,牧草大量枯萎,十几万头牛羊、骆驼面临饿死的危险。危急关头,一个封存3年的万亩飞播区开放。牲畜有吃的了,牧民们感动得流下眼泪。后来,每每看到飞播造林的飞机,牧民们就会向空中飞行员挥手致意。

只要有信心,黄沙长绿荫。如今,经过该团官兵的不懈努力,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铺就一条长250公里、宽3至10公里的绿色长廊,顽强地对抗着沙漠的扩张。

前不久,在该团一大队被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单位”之际,5名官兵来到距离营区千里之外的阿拉善左旗,回访今年执行任务的飞播区。

雪后路旁,一丛丛灌木虽不起眼,却在沙丘上泛着绿意,向远方的天际延展开去。在当地小学校园里,孩子们铺纸描绘,绿色飞机划过长空,飘撒而下的粒粒种子茁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