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空军参与脱贫攻坚的那些年:跟随他们的足迹感受这场美丽蜕变

来源:空军新闻 作者:赵洪权 等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03-04 09:17:40

近年来,空军部队在参与脱贫攻坚中

砥砺初心、忠于使命、践行宗旨,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懈奋斗。

他们积极探索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推进组织帮建、助学兴教、医疗扶持、

生态保护、改善民生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空军蓝”的帮扶足迹,

感受一个个美丽的蜕变。

黄家圪塔村

空军机关定点帮扶的黄家圪塔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永坪镇,是典型的土石山区沟道贫困村。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黄家圪塔村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值低,发展相对滞后。所辖4个自然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56人,贫困程度较深。2016年8月,空军机关与黄家圪塔村正式确定定点帮扶关系。

“助力群众脱贫,关键要善于打造致富的‘金钥匙’。”空军机关扶贫工作队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帮村民制订“一村一业”“一村一品”计划,引导他们发展特色产业,并按照农林专家的建议集中力量发展拱棚,先后平整126亩山间坝地,援建231座种植拱棚。

为增强村民信心,他们把强支部、带队伍作为帮扶重头工作,指导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与村党支部结成党建对子,摸索出“支部+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把村党支部打造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几年来,通过提升环境承载力,拓宽增收空间,改善农民生活,军地合力打造出产业兴村的发展道路。2018年11月,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出列。

荒漠地区

自1982年起,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已连续飞播造林39年,为全国荒漠地区、西北沙漠地带筑起绿色屏障,有力服务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为祖国绿化、生态治理做出重要贡献。


飞播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助力了当地民生经济发展,帮助播区一步步改变“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面貌。

许多播区农牧业稳产高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再靠天吃饭,生产方式更加多样,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带来可喜变化、注入新的活力。

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播区,每年能采集沙蒿、花棒、沙拐枣等沙生植物种子几十吨,加工可提炼食用油,制作食品增稠剂、饵料粘合剂,植物叶子可成为供骆驼、羊、马、牛食用的饲料,为农牧民带来直接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今年2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该大队“时代楷模”称号”,2月25日,他们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璜溪村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璜溪村,是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定点帮扶的省级贫困村。

曾经的璜溪村稻田排水渠年久失修、堵塞严重,该部了解后筹措经费建设疏通“连心渠”,清除周边灌木杂草,解决了2000余亩水稻灌溉问题,完善了该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先后投入资金改善村学校硬件设施、更换教学设备,相继建成“蓝天”图书室、塑胶运动场等一批提升教学水平的场所后,该旅还积极协调地方电信公司为每间教室联通网络,实现了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与城镇学校共享,培养学生们兴趣特长,开拓视野,促进全面发展。

随着军地共同努力,璜溪村的经济实现了大的跨越,普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不到5000元,增长到了现在19000元左右。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村容清爽了,大家对新生活有了期盼,离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也越来越近。

山坡子村

山坡子村地处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17年被列为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贫困人口62人。2017年,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与该村结为帮扶对子。

山坡子村虽然距离县城不远,但3条进村道路经常泥泞不堪,制约了村子的发展。经过实地考察调研,部队党委投入资金推进村子道路整治、厕所革命等民生工程,先后整治了3条进村道路、2座公厕、1条排水沟,村子交通条件和村容村貌持续改善。

为实现“被动脱贫”到“主动脱贫”的转变,部队党委主动对接地方扶贫办,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农业种植、蚕桑养殖、冷库管理、电焊技能等培育。同时发挥部队优势,组织汽车驾驶、水电维修等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劳动就业能力,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

几年来,驻地部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党委领导牵头,主动靠前对接,深入精准帮扶,2020年帮助村子摘掉了贫困“帽子”,实现全员脱贫。同年,山坡子村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军民团结示范村”。

蚂蝗冲村

蚂蝗冲村,是云南省最贫穷的少数民族村之一,坐落于距中越边境不到80公里的偏僻山区,91%的土地是山地,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地区,也是蒙自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少数民族村。

2016年年底,南部战区空军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出台《战区空军机关定点帮扶村规划措施(2016-2020)》。并依托驻地空军部队基层党支部与蚂蝗冲村党总支及所辖17个自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

要想富,先修路。为改善当地群众出行条件,党委、政府、部队多方出力,投资400万元,修建了蓝天双拥路,于2018年完工,解决了蚂蝗冲、白花草、邀马冲、月亮田四个村子村民的出行问题。

摸天白村、九房田村隶属于蚂蝗冲村委会,两个村子地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严重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18年,蒙自市委、市政府,期路白乡党委、政府决心要把这两个村子的村民搬出。在部队的鼎力支持下,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村民们给这个搬迁村取了一个好听而有寓意的名字——“蓝天新村”。

为更好服务村民,积极搭建活动平台,部队投入150万元,支持村委会新建便民服务楼,建成“蓝天民族团结文化广场”“蓝天爱心公益超市项目”。

多年来,他们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激发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积极推广肉牛养殖示范项目,采取“政府+部队+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建立互助基金、补助圈社等措施,发展肉牛养殖;推进万亩杉木林建设,并建成一个两百亩的蓝天脐橙种植示范基地。

该村蓝天希望小学,原名综合场小学,十多年前仅仅有一排一层楼的红砖房,4间教室,5个老师,70多个学生。在部队的帮扶下,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完成了食堂、厕所旱改水、文化墙、塑胶运动场等场所的修缮改造,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学生的学习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也大大提高。2019年,总投资227.4万元完成了食堂、厕所旱改水、文化墙、塑胶运动场等的修缮改造。自2008年以来,蓝天希望小学学生考入大学51人,参军入伍3人。

一系列举措,不仅让贫困户在“输血”与“造血”中生活好起来,更是村民战胜疫情恢复生产的有力保障。截至2019年年底,该村实现了“摘帽”脱贫。

五凤村

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是全国建档立卡的朝鲜族贫困村。自2016年,北部战区空军与五凤村结成帮扶对子以来,投资对村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重建或整修5户贫困户的危房,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

五凤村北侧不远就是符岩革命根据地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在这里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不少红色遗迹。该部通过深入调研,借助五凤村抗联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积极与延吉市委党校交流合作,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2019年,该村红色游接待人数突破6500人次。

此外,经过整修后的村落环境优美,村子周边风光宜人,当地出产的绿色无公害水稻、蜂蜜、蘑菇等农产品颇受都市人群青睐。

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五凤村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被评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美丽乡村”、吉林省“特色村寨”。五凤村于2018年脱贫摘帽,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11800元。

团瓢村

团瓢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东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环境艰苦,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养殖和外出打工,属国家级贫困村。

2016年,中部战区空军机关和团瓢村结成帮扶对子。经过几番论证,最终敲定帮建草莓产业。一期投建冷棚40个,2019年扩建到112个,当年就实现育苗、产果、盈利,带动60多户贫困户就业,年工资发放就达到40余万元。

他们还先后投入近千万元,通过军地集智合力,扶持发展肉牛养殖、光伏发电等6大产业,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1236元。

2018年底,全村达到脱贫标准;2019年底,最后2户贫困户脱贫,全村发展蒸蒸日上。

“一手抓产业扶贫,一手抓建设扶贫,整治村容村貌,打造‘美丽乡村’。”是扶贫工作组实地走遍团瓢村“边边角角”后,确立的帮扶路子。

对此,中部战区空军机关投入经费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站、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对硬化田间道路、修筑防洪堤坝、改造照明设施等8项具体工作“拉条挂账”,明确推进节点和建设标准,“美丽乡村”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用实际行动践行脱贫攻坚精神

乡村振兴,“空军蓝”依然在路上

文章作者:

赵洪权、刘宏义、张树华、李世强、费凡、

张俊明、李奇勋、李梓韶、周永恒、

李毅、龚永奇、李梓韶、卢晗、薛小岭、周建强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