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人民空军即将迎来72岁生日。
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空军人接续奋斗、追梦空天、勠力强军,人民空军在烽火中锤炼、在战斗中成长、在改革转型中振翅高飞,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建立了不朽功勋。
一代代空军人和每一位关心支持空军建设发展的人,或书写、或见证了空军的壮美航迹和辉煌成就,留下了一个个激昂、奋进、励志的故事。从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发布前期征集的“我和我的人民空军”系列文章,讲述他们与空军共成长、同奋飞的故事。
天空我们说了算!
志愿军空军飞行员 陶伟 口述

1950年下半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我还在武汉实验中学读高中。参军入伍、抗美援朝,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选择,我们全班40人中有30多人选择报名参军,我自然也不例外。1951年1月16日,入伍命令到了,不满17岁的我收拾好行李,前往位于湖北孝感的原空军中南预科总队,成为一名学员。临行前,母亲万般不舍,忧心忡忡地问我:“咱们能打赢么?”说实话,当时的我也不知道答案。
在预科总队的3个月,时间过得很快,在那里我不仅了解到解放军的性质宗旨、抗美援朝战场形势等内容,更得知了空四师飞行员李汉首次击落敌机的喜讯。当时的我只有一个想法,像李汉一样,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到一线打败侵略者,让我们的天空自己说了算。
1951年4月,我如愿来到位于辽宁锦州的原空军第三航空学校学习飞行。一年多时间,我先后飞了雅克-18、雅克-11以及米格-9飞机。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时毕业考核我的教官,是空四师大队长李永泰。后来,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共击落多架敌机,被誉为“空中坦克”。虽然考核时,我有点轻微感冒,但依然顺利完成了所有考核课目。
1952年7月,我和其他新战友来到空四师,开始改装米格-15喷气式飞机,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改装并开始担负战斗值班任务。1953年3月,空四师第五次入朝参战,年仅19岁的我也随队前往。虽然这是我第一次上战场,但好在有老飞行员给我们传授作战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多次救了我的命,也让我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1953年4月17日,我第一次参加空战。然而起飞后,我便因发动机推力不足掉队了,更危险的是,还被美军4架F-86“咬尾”了。虽然有老飞行员传授的经验,但第一次实战,反击时机的选择、动作的把握都要靠自己。我沉住气,瞅准时机后突然向敌机转向,敌机没想到我能反击,来不及反应就从我的下方甩出去了,我立即右转,不仅顺利摆脱敌机,还成功“咬尾”,连续3次开炮后成功击伤敌机1架并顺利返航。

△陶伟近战歼敌战绩登记表
第一次作战成功的经验让我底气更足了。1个月后的5月17日,我第二次升空参战。这次我和战友们驾驶8架战机与20架敌机进行了激烈战斗,在那次战斗中我们不仅取得了击落敌机4架的胜绩,我也首创了人民空军120米近战歼敌的纪录。后来,空四师副师长王香雄在射击照片中看到我驾驶飞机边滚转边开炮冲向敌机,在倒飞状态将敌机击落的情景后,脱口而出:“这不是空中拼刺刀嘛!”
空战不是每次都能平安凯旋,在抗美援朝胜利前夕,我的飞机也曾被美机击中了21发炮弹,虽然飞机关键系统没有被打坏,但座舱盖被打爆,形成的碎片在我的脖子、手臂、大腿等近40处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陶伟立功喜报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我的战斗二等功喜报也寄回了家。母亲专门买了一个玻璃相框,把喜报装裱后,挂在了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我想,这是我给母亲最好的答案,也是给祖国母亲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