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教战研战,潜心深耕,他这样挑战“不可能”

来源:人民空军 作者:牛锐利 张金中 等 责任编辑:杜圣智
2024-04-07 08:34:01

怀着“制造飞机”的梦想考入军校

却“将错就错”地在守护战鹰的路上“越走越远”

办公台、讲台、实验台

成为他演绎军旅人生的“舞台”

从学员到教员

从“空军蓝”到“孔雀蓝”

不变的始终是他献身国防的初心使命

今天,小编为您推荐

空军工程大学某教研室副教授

崔荣洪的故事

⬇⬇⬇

怀揣着设计制造飞机的梦想,2000年我选择报考了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没想到所学专业并不是“制造飞机”,于是“将错就错”地在守护战鹰的路上“越走越远”。

读本硕博的10年时间,赋予了我挑战“不可能”的信心和勇气,也让我从心底有了献身国防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守护战鹰决胜空天的使命感。毕业留校成为一名教员后,专心致志搞科研、育人才,扎实做好重要的支撑工作,成了我奋斗的方向。这10多年来,我始终在琢磨两件事:部队哪些新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如何为战育人、培养未来托举战鹰的人?

科研路上,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年前的一道业界难题,这道“卡脖子”的枷锁,限制着飞机的寿命,尽管诸多优秀科研团队都在攻关,但进展缓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是“选做题”,而是一道值得我们迎难而上的“必做题”,我当即决定加入其中。

攻坚之初,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广泛调研,先后提出10余种解决方案,但无一奏效,团队氛围一度陷入低谷。

“科研工作本身充满未知与挑战,想把潜心钻研的事业做出成绩,需要坚持不懈地辛勤付出。”导师何宇廷教授的话我始终铭记心中。我顶住压力,与团队成员不断修改方案、测试验证,奔波在部队、工厂和实验室之间。那段时间,刚摸到新技术“深水区”的我只想一头扎到底,甚至不想有“下班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团队攻克难关“一战成名”,找到了问题的“最优解”,取得的战果成功应用于装备实践,受到部队一线的广泛好评。

“假如战争爆发,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这是课堂上我向学员们抛出的疑问,也是我备课的准则。每次奔赴一线部队巡讲支援,我都会趁热打铁写调研报告,恨不得把一线的见闻全部带进课堂,但抽象的图文叙述还是让部分学员对知识和问题难以理解透彻。

“如果能让学员摸到真装备,对于理论的掌握就容易多了。虽然没有装备,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自己做教具。”教员张汉哲的一句感慨,引发了我的共鸣。

说干就干。我和几位年轻教员花费一周时间,试做了模拟仿真的小教具。看到学员直观感受到了刹车系统演进带来的差异,并且爱不释手地研究教具的那一刻,我们感到一切的努力都值了。

此后,为了改变缺少新装备的实际,经多方指导和几位教员共同助力研究,我们成功创新实施了“三网融合、多方联动”混合式教学改革:将课堂与部队、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有机联通起来,教员可以联系共建部队,学员可以查询各型飞机的具体信息,部队可以在辅助教学的同时获取技术支持。如今,部分课程已在院校与部队实现装备技术云共享,呈现出一幅相互学习支撑的“效果图”,这一回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崔教员是真的较真,写作业时我一个计量单位都不敢错!”与学员们相处的日子,偶尔会听到如此的“抱怨”,其实我有自己的考量:尽管空军决胜在空天之上,但促成胜利的条件和因素与地面保障人才脉脉相通,对于学员们的作业质量,我必须严格把握标准。我常告诫他们:作为“空战勤务”人员,我们一手托举战友的生命,一手托举国家的宝贵财产,一定要极端负责,极致求细,才能搭建好通往飞行安全、作战胜利的天梯。

一身戎装,责任在肩;一声老师,重若千钧。在攀登科学高峰和培养人才的道路上,我从未想过停止前行的脚步。近几年,我逐渐成长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军队青年科技英才,作为课题负责人多次参与国家级、军队级的重点研发计划。尽管各种挑战接踵而至,但我依旧热爱教学科研事业,办公台、讲台、实验台是我最习惯的“舞台”。

2020年,我积极响应号召选择转改为文职人员。虽然脱下军装穿上“孔雀蓝”,但在用科技赋能战斗力,紧贴实战培养人才的大路上我会继续潜心耕耘,甘作铺路石和阶梯,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编审| 牛锐利 张金中

编辑 | 欧冠豪

作者 | 钟紫舟 衣学斌

摄影 | 崔楷卓 楼烜泽 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