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航空兵某旅着眼任务实际赋权基层——
“自主安排让教育更有质效了”
■刘晋毓 石 奇
有段时间,在空军航空兵某旅教育准备会上,政治工作部领导通报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情况,很多单位会或多或少存在教育时间不足、质效不高等问题。
一次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有基层主官道出了缘由。“有时候刚开课不久,部队就接到转进命令,大部分人在外执行任务,难以按照计划刚性落实教育安排”“任务结束归建后,前期积攒的内容较多,很难在规定期限前完成补课”……不少官兵也表示:“为了落实教育计划,有时候一上午要上五六节课,突击补课成了常态,大家身心俱惫,很难入脑入心”。
笔者了解到,该旅近年来实战化训练水平不断提高,训练任务量逐年增大,常常是战机刚刚降落,随即又准备起飞。这样一来,人员难以集中的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加之各单位较为分散,有的点位距主营区数十公里,增加了教育统筹的难度。
讲评会后,该旅领导意识到,以往制订的教育计划表虽然为基层教育统一规定了时间,但固定指标的模式对于航空兵部队来说缺少灵活性,如果不能创造性进行落实,反而容易增加基层负担。
“教育计划必须与部队面临的形势任务相适应。”在旅党委牵头下,机关有关部门着眼任务实际,下大力气提升教育计划灵活性,明确今后由各单位根据当前工作训练计划,自行划定并上报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教育期限范围,在此范围内可自主安排教育授课时间,机关在检查时要区分不同情形,不搞“一刀切”。比如,因点位分散未能按时组织集中授课的,允许在当月自行择日补课;因大项任务未能及时落实教育计划的,在季度内完成即可。该旅还倡导“大集中、小穿插”式教育,鼓励利用飞行训练间隙开展随机教育,避免出现授课扎堆等现象。
“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基层官兵压力,政治教员也不用再忙着赶时间,有更充足时间精力来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备课质量。”一次教育课后,一大队肖教导员告诉笔者,此次授课他准备充分,台下官兵们精神饱满,互动积极,收到了应有质效。
“一大队上个月任务较多,对应的教育授课已在本月全部补齐”“二大队针对下个月即将开展的任务特点,于本月额外组织了两次战备形势教育”……最近一次教育准备会上,机关再次点评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实施情况,这一次,各基层单位主官不再因每月要完成固定教育时间“指标”而苦恼,教育的自主性和针对性更强,时间更加灵活,教育质效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