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摄影师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20年:用镜头记录历史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卫国 责任编辑:王韵
2023-06-07 07:18:09

摄影师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20年

■李卫国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由此开启了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新的航天员组合、新的飞行任务、新的载人航天目标……神舟十六号的飞天之旅,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精彩篇章。

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有幸参与了从“神五”到“神十六”的多次摄影保障任务。看到航天员们越来越从容自信的面庞和越来越稳健坚定的步伐,我由衷自豪!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在此之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航天员出征前的准备,进行了周密筹划。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载人飞行,为以后的出征活动和流程奠定了基础。

当时,活动时间的把控精确到以秒计算。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若干次演练,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确保不出一丝差错。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健康安全,当时航天员坐进专用玻璃厅内与媒体记者见面。为了确保拍摄效果,消除玻璃反光问题,我们还专门邀请专家进行科学布光,保证航天员以最佳的拍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那一刻,终于来了!我清晰记得,深秋的戈壁清晨,透着丝丝寒意,静悄悄的东风航天城,在喧嚣声中热闹起来。杨利伟身着航天服从问天阁走出,目光坚毅、脚步坚定。正是这一步,迈出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开端。

仿佛转眼间,神舟六号任务就开始了。那一次,发射活动首次直播,国内外媒体派出大量记者,以往宽阔的圆梦园广场,一下子显得拥挤起来。挤在众多媒体人中间,我有一种扎扎实实的感受:这一刻,东风航天城就是世界的中心,中国航天员就是世界的焦点。

那天,一场飞雪不期而至,为航天员壮行。鲜艳的国旗下,费俊龙、聂海胜踏雪出征,开启了中国首次太空多人多天载人飞行。此时,欢送队伍中,一名满头白发、戴着眼镜的老人,默默注视着风雪中飘扬的五星红旗。这个画面被我捕捉到了。后来我听说,这位老人是中国航天界一位科研元老。那时,他的目光已经看得很远很远……

此后,从神舟七号任务时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行走,到神舟九号任务时中国航天员首次入驻“天宫”,再到后来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已长达半年,中国航天人在建设“太空家园”的征程中一次次打破自己的纪录,跨越的脚步一刻未停。

这些年来,“天宫”越建越完善,东风航天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发射场的工作人员,我跑遍了这里的角角落落,用镜头记录了各个岗位的一幕幕变迁。

从航拍的镜头里可以看到,东风航天城变得更漂亮了——蓝天绿树下,一排排红顶白墙的楼房鳞次栉比、整齐矗立;路宽了、车多了,火车往返兰州可以直达,出行更方便了;大超市、菜市场多了,生活更便利了;大广场、小公园、揽月湖、游乐场……休闲活动场所也更多了。

东风航天城发射任务多了、发射能力强了。从几年发射一次,到一年发射几次,再到如今一年发射数十次,高密度的发射任务成为常态。

今天,拍摄“大场面”越来越难了。以往画面里动辄几十人在一起训练的壮观镜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寥寥数名科技人员端坐在电脑前的场景。

镜头变化背后,是发射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升级。以测发系统的箭上操作人员为例,从按图训练到仿真训练,再到如今建成集教学、训练于一体的航天发射综合训练中心,训练手段更加丰富。以前,发射场设施设备众多,发射前各项检查测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岗位人员必须上塔下塔来回跑,24小时不能脱岗。现在,检测方法更加先进。发射塔架上布设数百个传感器,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参数进行监测、识别和分析,仅需两三人在电脑前值班,就能完成同样的监测任务。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我也被历史记录着。

有一本书,我珍藏了十几年。2005年10月12日清晨,我穿着红色羽绒服站在摄像机前,聚精会神地构图,准备拍摄即将冒雪出征太空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没想到,我在现场的工作状态被一位摄影家定格在镜头中。当时,我专注摄像工作,毫不知情。后来,我从同事口中得知,这幅照片被刊载在《中国摄影艺术年鉴》上。

我们的镜头,记录的注定不是某一个时刻,而是中国航天不断前行的历史。

(解放军报记者康子湛、特约记者奉青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