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帮扶不断线,千万里我守望着你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赵佳庆 张帅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0-09-02 14:51

为帮扶医院插上腾飞翅膀

雄鹰翱翔凭翅膀,医院腾飞靠科技。

走进青海省民和县,高堂广厦的县人民医院格外惹人眼,院领导告诉我们,随着近些年国家和军队对西部贫困地区帮扶力度的不断加大,县一级医院基础设施有了质的飞跃,新大楼盖起来了,新科室建起来了,新设备采购进来了,甚至有些硬件比帮扶医院的还要先进。“硬件上来了,我们更需要帮扶医院用先进经验和理念,给我们软件上的支持,提升软实力,为医院插上腾飞的翅膀。”

援助医院通过由派驻人员担任受援医院院领导、科室主任等方式,帮助受援医院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加强科室内部管理,推进受援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医院管理能力提档升级。

医疗队在青海湟中县大才乡上措隆村送为回族群众医送药。

2017年,对口帮扶的第968医院派出护理部主任王亚平,到民和县人民医院任护理部主任。王亚平是部队护理战线一名老兵,曾先后参加刚果(金)维和、抗击埃博拉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她通过制定章程、组织培训、定期检查,有效提升了帮扶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医院的管理水平,往往体现在细节上。”第967医院军医孙浩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第4次到上高原当驻院医生,刚来那会儿,他就发现医院的医疗文书不规范,比较随意。他针对年轻医生缺乏临床经验、专科基础理论不牢固等问题,手把手进行理论辅导、带教手术、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弥补大家在专科知识上的不足,连续4年时间加强质控病历书写规范工作,如今医院的医疗文书更加规范系统,他所做的医疗文书也成为年轻医生学习借鉴的模板。

医疗队员在通过科室内部教学开展传帮带。

专家是医院最稀缺的资源。近几年,随着5G等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通过网络实施远程会诊拉近了帮扶医院与受援医院的距离,让更多的专家在线为贫困地区服务。

“患者的检查显示其颅内有占位性病变,请总医院专家指导我们实施会诊。”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远程会诊正在进行,现场主治医师一边介绍病人基本情况,一边为千里之外的北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团队在线展示患者的CT片、核磁共振报告、波谱影像图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患者有无肿瘤病史?”“用过什么药?”一番问诊后,专家团队给出诊断意见,提出最优手术方案。

医院专家与新疆帮扶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这套网上远程会诊系统,原本是由北部战区总医院研发,用于服务基层部队的。医学信息数据室主任邢登祥告诉笔者,医院在做好为兵为战服务的基础上,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对贫困地区展开医疗扶贫,将这套系统应用在对西部的健康扶贫中,所有军地医院都可以无偿使用。

数据多跑路,医院少跑腿,患者少花钱。这套基于5G通信技术的系统具有低时延、高画质、超稳定等特点,不仅实现了远程诊疗图像和声音的实时传输,而且便于移动设备的使用,为远程会诊提供了保障。打开系统,患者可申请指定专家库中的专家,系统则通过手机客户端,将需求信息发送给专家,专家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电脑端或手机端实施会诊,即使是在出差途中,也不会影响会诊。据统计,自2019年这套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覆盖西部14所县级医院的会诊点,多家帮扶医院运用它实施远程会诊,完成了百余例千里诊疗服务,百姓足不出县就可以享受到专家会诊服务。

医疗队在新疆于田乡为群众义诊。

有了“云端”专家库随时随地在线指导,受援医院创建新学科更有底气,不懂的新技术在线咨询,不会用的新设备在线学习,一批紧缺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在受援医院成立起来,品牌效应不断强化,14所医院收治年增9%,患者满意率97%,由战区总院帮扶的青海互助人民医院,还成为西部地区唯一通过三级乙等评审的县级医院。

今年是扶贫工作的攻坚收关之年,但收官不收感情,据了解,帮扶医院还将继续发挥程医疗优势,进一步加强远程医疗服务管理,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等活动,促进受援医院提升水平,将守望进行到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