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兵熊明书为战友守墓六十二载——
陪伴你们,从青丝到白头
■陈信斌 张家国
“战友们,今天孩子们陪我来给你们扫墓。我给你们唱唱《新四军军歌》吧……”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二龙山烈士陵园里的一座合葬墓碑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轻轻唱起了歌……
这位老人名叫熊明书,合葬墓里安葬着他的8位战友。75年前的那个夏天,他与8位战友立下“生死之约”后分赴任务地域进行剿匪,谁知一去竟成永别。为履行与战友的承诺,1961年熊明书把家迁到战友合葬墓旁,为他们守墓。
在墓前摆好祭祀用品,94岁的熊明书拿出一条毛巾,用颤抖的手轻轻擦拭墓碑,泪水又一次模糊了老人的双眼。他慢慢地弯下腰,将墓地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嘴里喃喃地说:“老马,你还记得解放陕西平利时,我负伤后是你背着我走吗?小姜、小王,你们还记得我们约好不管谁先牺牲,活着的人要到对方家里看望他的父母,在墓前烧几张纸吗……”
1946年春天,17岁的熊明书在鄂东地区加入新四军。几个月后,他跟随部队参加中原突围来到鄂西北山区。1948年7月的一个清晨,他所在部队一个班的战士在排长带领下,在六里坪地区宣传党的土改政策,被当地反动武装包围,激战中8名战士英勇牺牲。熊明书得知消息后悲愤万分,没想到前几天晚上还一起说说笑笑立下“生死之约”的8位亲密战友竟然遭遇不测。他想去祭拜牺牲的战友,因战事频繁随部队四处转战未能成行。后来,熊明书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
1953年,熊明书复员后到湖北省老河口市工作。他一直挂念着安葬在六里坪镇的8位战友,每逢清明节都要前去祭扫。1961年,熊明书将家迁至六里坪镇财神庙村,在8位战友的合葬墓前盖屋定居。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每天“见到”战友,守护他们的英魂。此后数年,因当地修建公路等原因,烈士的合葬墓几度迁移,1971年迁至二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2001年,当地政府将二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合葬墓一并迁至新修建的二龙山烈士陵园。高大的墓碑上镌刻着烈士事迹,碑体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色大字分外醒目。熊明书与附近的村民们在烈士墓周围栽种了松柏,日夜陪伴着烈士英灵。
清明节、中元节、除夕……每逢当地有祭扫风俗的日子,熊明书都会到离家7公里外的烈士陵园“看望”战友。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他一有时间就骑着自行车赶到陵园的墓前,除除草,和战友们“拉拉家常”。每逢下大雨的时候,他总是放心不下,一定要到墓地前看看才放心。
熊明书的二儿子熊国林说,这些年父亲年龄大了,路程又远,但每年他还是要去烈士陵园三四次,“如果他生病住院了,就嘱咐我们去为烈士扫墓”。
“以前年轻时,每次一想到这些战友,我就会动手写下对他们的思念。后来家里遭遇火灾,把笔记本和与战友们的合影都烧掉了。”熊明书遗憾地说。近年来,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从没有忘记牺牲的战友,时常向子孙们讲述与战友并肩战斗的故事,告诉他们将来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子子孙孙都要接力为烈士们扫墓。
“这些年,每逢清明节,镇里中小学的师生们都会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父亲会给他们讲战友们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故事,勉励他们缅怀先烈,好好学习,以后报效国家。”熊国林说,在父亲的教育下,家中四代人有6人参军,是名副其实的“光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