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退役军人王雄德和他的乡村记忆博物馆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张刚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5-07 08:16:11

“在这里,记得住乡愁”

——退役军人王雄德和他的乡村记忆博物馆

■张 刚

“博物馆里的展陈,不仅让我看到了农耕文明,更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伟大变迁。在这里,记得住乡愁……”暮春时节,一位南方游客在参观完甘肃省民勤县乡村记忆博物馆后,对退役军人、创建人兼馆长王雄德如是说。

这个占地43亩的乡村记忆博物馆,位于民勤县三雷镇新陶村,内设农耕、纺织服饰、民间工艺、红色珍藏、非遗体验等10座展馆,拥有藏品5万余件。同时,还有单项陈列室13个及农耕、非遗等互动体验区。偌大的一个博物馆完全由王雄德个人建设,并免费向社会开放。

见到王雄德时,他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台油印机。他笑着对笔者说:“这老物件的年岁,和我差不多大哩!”

今年62岁的王雄德,1978年入伍,服役期间曾参加1981年四川广元地区抗洪抢险,荣立个人三等功。退役后,他和家人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做餐饮。凭着良好的服务和独到的口味,赢得广泛认可。

一直有收藏爱好的王雄德,尤其对民俗老物件情有独钟。

“我收藏的这些东西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但每件都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村记忆。”王雄德说,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承载农耕文明的老物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看到许多被当作废品扔掉或售卖,他深感惋惜。“如果任凭这些老物件消失殆尽,若干年后会出现文化断层。”凭着这种对乡土文化消逝的危机感,他执着地开始了收藏建馆之路。

“5万余件藏品,都是咋收集的?”笔者很好奇。王雄德指着展陈的7部水车告诉笔者,为了它们,他开着越野车几乎跑遍阿拉善左旗南部。在一牧户家中发现水车后,他兴奋不已,立即打电话从民勤雇车来拉货。牧户家到公路有一段路货车开不进去,他硬是和牧户家的小伙子将这些水车抬到了公路上。等把水车装上货车,他早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回到家就住进了医院,从此落下哮喘的毛病。

这段经历,王雄德讲得云淡风轻,但个中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一位熟悉王雄德的人告诉笔者,他患有心脏病和肾衰竭四期,经常经受病痛折磨。

2018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乡村记忆博物馆正式开工。王雄德每天铆在荒芜废弃的中学旧址,既当设计师又当施工工人。为还原真实农耕场景,他顶着烈日复刻传统汲井,从手摇水车到毛驴拉水车,完整呈现民勤水利发展史。他还采用动静结合模式,在静态展陈外增设动态体验区和农耕劳作泥塑群像、AR数字展厅,并自编剧本打造甘肃省首个原生态情景剧场,通过秦腔演出、露天电影放映,让农耕历史“活”起来。

如今,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已成为甘肃最大的民俗博物馆,自2019年7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16万余人次,被列为武威市研学基地、民勤县党员干部初心教育基地、民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农耕文明教育基地等,成为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