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的班长看望93岁的兵
■吕建斌 冯婷婷 中国国防报记者 苗 鹏
“班长,郭班长!我的郭班长又来看我啦!”
晋南,初夏,雨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县城,一条深深的小巷内,坐在轮椅上的93岁抗美援朝老兵周容光,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一个人。当巷口尽头那个朝思暮想的身影蹒跚而来时,她撑着轮椅扶手激动地站了起来……
巷子尽头走来的是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郭淑英。
2007年3月17日,在绛县周容光家里,失联后第二次见面的两位老战友(右为郭淑英)。王江宁摄
一个在运城市绛县,一个在临汾市曲沃县,虽然相距不到30公里,两人却有一段失联53年的经历。
1951年3月,班长郭淑英带着周容光和另外12名女医务兵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81师医院入朝作战,先后参加第五次战役、东线反击战和金城反击战,共同度过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结下深厚的战斗友谊。1953年,部队回国后,周容光和郭淑英相继退役。郭淑英被分配到海南岛,投身农垦建设,退休后随儿子定居在曲沃县。周容光则辗转多地,最终随爱人工作调动来到绛县安了家。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两位生死与共的老战友失去了联系,但她们始终牵挂彼此。
一转眼,就是53年。
2006年,周容光的二儿媳翟彩琴到曲沃县生活。机缘巧合,租住到了郭淑英家的对门。见郭淑英上下楼不太方便,翟彩琴就经常帮她倒倒垃圾,一来二去便熟络起来。有一天,郭淑英邀请翟彩琴到家里做客。一进客厅,她就惊讶地发现郭淑英家中挂着一张和自家一模一样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合影照片。
“我公公婆婆也参加过抗美援朝,这个就是我婆婆!”听到翟彩琴指着照片说出的这句话,郭淑英先是“啊”了一声,然后未语泪先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夜,两位古稀之年的老兵都失眠了。第二天一早,在各自子女陪同下,失散53年的老战友重逢了。看到她们热泪涌流、紧紧拥抱的情景,子女们的眼眶也湿润了。
“我母亲和郭阿姨失联半个多世纪,最终还是联系上了,但她们还有很多战友至今也没找到。这是她们内心挥之不去的遗憾。”周容光的二儿子王江宁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帮母亲寻找当年的老战友,“希望在母亲和郭阿姨有生之年,能帮她们多找到几位老战友。”王江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