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老兵龚新平的抗战记忆:"不惜一切代价"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吴 杰 宫鲁迅 责任编辑:孙悦
2025-07-10 07:59:40

八路军一一五师老兵龚新平深情讲述鲁南抗战往事——

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吴 杰 宫鲁迅

图①:青年时的龚新平。图②:老年时的龚新平。(图片由宫鲁迅提供)

夏日枣庄,京杭运河水波荡漾,两岸石榴花鲜红似火。

鲁南抱犊崮山区中,抗日故事在百姓中流传——八路军115师的将士们依托石榴林,保卫印刷厂阻击日军,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护理伤病战士,孩童把情报藏进石榴枝丫……硝烟虽散,那漫山红透的石榴花,仍在风中低语着当年的热血与战斗。

早上9点,笔者从枣庄军分区驱车来到枣庄市医养康复中心。98岁的老兵龚新平早早在儿子的帮助下穿戴整齐,等候笔者到来。

龚新平,山东枣庄台儿庄人,17岁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阿坝州飞机场、成渝铁路建设,荣立过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三等功。身上的道道疤痕,见证了这位老兵的传奇。

“那场战斗,是我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80年过去了,1945年4月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至今仍在这位老兵的心中激荡。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胜利的曙光已在眼前。日寇不甘心失败,发起了疯狂的大扫荡。八路军115师印刷厂承担着宣传抗日思想、传播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枪械修理所是部队武器装备保障的关键所在。面对敌人的扫荡,龚新平所在的警卫连肩负起阻击敌人、掩护转移的任务。

“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保护好印刷厂和枪械修理所。”龚新平说,战斗打响的那一刻,整个天地仿佛都被战火点燃。敌人的枪炮声震耳欲聋,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来。他和战友们没有丝毫畏惧,拼命守护着阵地。

战斗持续了整整3天。在这漫长的几十个小时里,他们几乎没有合过眼,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凉水。每一次敌人的冲锋,都伴随激烈的交火。龚新平和战友们没有退缩,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这场战斗中,龚新平经历生死考验,许多战友牺牲在他身边。他的三哥龚新田,也是牺牲者之一。

战斗第二天,敌人发动一次猛烈进攻,龚新田带领一个排的战士顽强抵抗。突然,一枚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龚新田躲避不及,被弹片击中。龚新平赶到时,只见三哥面色苍白,鲜血染红了衣服。由于伤势过重,失血过多,龚新田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微弱,在运往医务所的半路,永远闭上了眼睛。

“三哥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战斗到底。”说到这里,龚新平老人哽咽了。

战斗第三天,敌人的进攻更加疯狂,他们集中大量兵力和火力,向印刷厂发起最后猛攻。在激烈的交火中,龚新平被敌人的子弹击中,3根肋骨被打断。他强忍剧烈的疼痛,继续战斗。

这场战斗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它深深刻在龚新平的心中。在战斗中,龚新平看到战友们的英勇无畏,看到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也铸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战斗结束后,朴实善良的老乡收留了受伤的战士们。在老乡家的日子里,龚新平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天都有人帮他熬制草药,替他换药,送来可口的饭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乡们冒着生命危险收留和照顾他们,这份恩情,龚新平始终记在心里。

如今,每当回忆起那段烽火岁月,龚新平心中便充满感慨。他常常想,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怎么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怎么可能迎来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

“要感谢共产党,让我们有机会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希望年轻一代能够铭记历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不懈奋斗。”临别前,老人握着笔者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扫描二维码见证抗战老兵龚新平与年轻时的自己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