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热土耕耘者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赵春 陈海寅 张波责任编辑:姬彩红
2019-06-10 08:42

双拥热土耕耘者

——河南省鹤壁市“六城联创”英模群像速写

编者的话:在党史军史上,河南省鹤壁市石林镇法隆寺是个重要纪念地。1947年6月10日,刘伯承、邓小平就是在这里召开“石林会议”,研究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部署。

眼下,河南省鹤壁市正在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健康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城联创”。踏访这片双拥热土,我们常常为双拥人的模范带头作用而感动着。

双拥小百科:双拥模范城(县)特指再“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的模范城(县)。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1991年春,经邓小平同志倡导并为牌匾题名,民政部、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在福州召开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命名表彰了10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由此蓬勃兴起。(赵威辑)

96岁老人拥军78年,61岁退休后开始了人生新一轮冲刺——“妇救会长”种树记

靳月英。于宏森摄

淇县鱼泉村地处河南省鹤壁市西部,太行山从这里折向西南。以前,这一带全是石头山,自古以来“种草草不长,栽树难乘凉”。而今,从鱼泉村往东2公里开外,就是淇县黄洞省级森林公园,那里植物丰富多样,约有114科,300属,462种。其中可见朴树等珍稀植物,也有金钱豹等大型动物出没。

这一可喜变化,老拥军模范靳月英功不可没。新中国成立前,她曾任当地“妇救会长”。96岁的靳月英拥军78年,拥军物品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年龄越来越大,她不愿给部队添麻烦,从2017年起才停止了每年八一建军节到军营走访慰问的惯例。

1984年,靳月英进京参加拥军模范大会回到家乡后,退休不再担任村干部了。“咋能从北京开会回来就不干事儿了哇?”回村第二天,她便扛镢头、挎箩筐,揣着干粮上山了——种树去!

那一年,靳月英刚好61岁。

从那时起,满目荒凉的山上,多了一位瘦小的老人。一年四季刨树坑,从山下水库担水到山上。第二年大旱之年,靳月英竟然种活了170多棵柏树。两三年后,那面山崖泛起一片片绿,老人真的把树种活了!

种树10年后,村里陆续有13人加入,自发成立了“靳月英八一造林队”。

今年5月31日,我们沿着靳月英当年种树走过的路走了一遍,仍然能感受山势呈70度陡坡带来的行走艰难。鹤壁市市长郭浩介绍,1995年春,淇县号召干部群众“向靳月英学习,向太行山宣战”,全县当年22万人,每天出动10万人义务劳动,植树造林。据当年统计,共开发出110多公顷山地,栽种了21万株绿化林和2.2万株经济林。2003年,靳月英喜获中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奖。

侧柏长得慢,得三五百年才能成材。靳月英却不着急“:35年前的荒山现在全绿了,不才4辈子人嘛!”曾孙子冯超刚会走路时,太奶奶上山种树。冯超有娃娃的时候,太奶奶说:“这辈人多好!自打出生看到的太行山就是绿的。”

如今,已成为鱼泉村所在黄洞乡副乡长的冯超主管扶贫。他记得,太奶奶种下果苗时,逗他说将来桃啊、柿子啊有多好吃。如今这些树早已挂果,真像当年说的那样好吃。现在,他带领乡亲上山种花椒、种核桃,不少人家每年单花椒就卖数万元。2019年,他们配合林业部门,还在黄洞乡试验了无人机飞播造林。在整个淇县,绿化率已经由当年3%提高到36.6%,山区更高达60%以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