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溪面包是如何走向全国的?与两个退役军人有关!

来源:抚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 作者:卢而康、叶莉 发布:2020-04-08 15:44:5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面包,是走出大山的一条创业之路;面包,是脱贫致富的一条康庄大道。

资溪人,通过面包,改写了历史,改变了现状。

要说喷香松软、人见人爱的“资溪面包”,它的由来、它的成长,它的强大,就不得不提县内两个退役军人的面包创业史,正是他俩的引领,“小面包”才能托起“大产业”,使赣东边陲的一个山区小县资溪,成为“中国面包之乡”。

这两个退伍兵,一个叫张协旺,一个叫洪涛。

1984年,张协旺、洪涛同时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当年,全县应征入伍的青年共48人,有4人当了消防兵,洪涛和张协旺一起被分配到龙海县消防中队。

张协旺做了给养员,主要负责领取和采购粮秣、副食品、燃料和炊事用具。为了改善伙食,张协旺常去附近的面包店采购面包作为部队官兵的早餐。久而久之,张协旺了解到,做面包投资小、利润高,他决心在复员后,用自己双手改善家庭贫穷的生活,有心学习面包制作技术。

当时,部队开展了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的活动。张协旺在师傅的传教下,掌握了面包烘焙制作技术,学会了做面包,获得支队颁发的烤面包合格证书。

1987年10月初,张协旺、洪涛光荣退役,回到家乡第三天,洪涛找到张协旺,希望张协旺开面包店时,把他一起带上。1987年12月,张协旺和洪涛筹齐了资金,俩人合作在江西省鹰潭市开起了面包店。

这是资溪退伍军人开的第一家面包店。他俩的面包生意做得很广,门店不仅资溪县城有,县外也有,且生意越来越好。由此,点燃了“资溪面包”的星星之火,同时也叩开了资溪百姓创业的致富之门。

1989年春,在马头山镇杨坊村任民兵连长的钟启文,走出资溪,到吉安市张协旺开的面包店里学徒,学成之后便独自闯天下。2001年,钟启文在杭州市西子湖畔投资1500多万元创办了杭州艺发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制售烘焙业上游产品企业,供应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千万家饼店。经过短短一年的运营,该公司就拥有了全套进口现代化生产设备、全封闭无菌生产线,并已通过ISO9001国防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鲜奶油销售量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钟启文成为资溪面包大军的领军人物,其旗下的“资溪面包”加盟连锁饼店在国内各大城市已有近百家。

依托师傅带徒弟、亲邻助亲邻、老乡帮老乡,资溪从一个不产小麦,没有面粉厂,也不是面包生产、消费最前沿的边远山区县完成华丽转身,4万多人的面包大军秉承“工匠精神”把16000多家面包店开到全国1000多个县市,年产值200多亿。如今,资溪人开的一大批复合式饼店、星级饼店、全国优秀饼店及知名企业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资溪面包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进入全国优秀饼店行业,优秀饼店400余家,实行品牌化经营的面包店达2000多家,连锁经营的1600多家,企业化经营的56家。据不完全统计,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面包户有4600多户,1000万元以上有100多户,超亿元20户。

资溪,因张协旺、洪涛的面包亊业,开创了“资溪面包”品牌,也走出来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新路。

(据资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卢而康、叶莉供稿)

责任编辑:刘秋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