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一仗打出陆军实战化战术训练新模式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记者梁蓬飞、特约记者李玉明责任编辑:张琴
2014-06-09 08:07

自主对抗 随机导调 精确评估

我陆军部队检验实战化战术训练新模式

本报内蒙古朱日和6月8日电 记者梁蓬飞、特约记者李玉明报道:红蓝交战全程无脚本,现场导调实时设情况,战斗力精确评估靠数据……今天下午,“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习完成了第一场演练。现场观战的总部领导和训练专家认为,以此为标志,我陆军部队实战化战术训练已经开始探索形成“自主对抗、随机导调、精确评估”新模式。

新模式新在哪?枪声未响,担任红方的南京军区某装甲旅官兵刚完成铁路卸载就遭受蓝方卫星、无人机侦察,被迫就地迅速疏散,转入260公里战场机动。在接下来的26小时,导演部随机设置信息对抗、空中和远程火力打击、特种袭扰等10多种突发情况,红方走一路打一路,未抵集结地域,兵力已战损一个连。硝烟下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手持专业设备的战场信息采集员全程详细记录。这些数据,实时输入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分值,用于双方战斗力评估。

陌生环境、复杂地形、强大对手,不容提前勘察,进入训练基地即上战场,这场完全不设底案的演习甫一开始就让红方陷入困局难局险局,逼着指挥员灵活组织指挥部队,真实检验实战效能。按照作战流程,红蓝实兵对抗在两天后展开。大战在即,蓝方阵地在哪里?兵力如何配置?如何有效攻击?没有提前写好的脚本,红方全凭自主侦察、自主决策、自主行动、自主保障。蓝方虽有主场之利,但也面临同样难题。记者穿行在演习场和导调指挥中心发现,全新的自主对抗模式,让红蓝双方进入胶着状态,战局走向和最终结果更加变幻莫测。

这一仗,打得异常艰苦,却打出了对战斗力建设短板弱项的清醒认识。硝烟未散,导演部组织“集中复盘检讨大会”,通过视频回放、实地判定、仿真验证和数据分析,对红蓝双方存在的问题一一点评,时间精确到分秒、人员精确到动作、装备精确到单车,最后由千分制战斗力评估系统打出成绩单。

《解放军报》(2014年06月09日 0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