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地协同 张永进摄
■引子:硝烟遮群峰,炮声震长空。
深秋,昆仑山腹地战机轰鸣、炮声隆隆,一支由第21集团军与兰州军区空军、第二炮兵、陆军航空兵等军兵种组成的联合战役军团,在这里与“蓝军”激烈搏杀,携手探索多军兵种高原寒区联合制胜之策。
联合指挥体系运转高效、联合火力打击模式研究更趋深化、战略战役保障力量首次全程参演……此次演习虽然亮点频现,但战后复盘,各级指战员仍查找出不少问题,比如联合的硬件欠缺、条件受限,联合的机制不全、行动受限,联合的素养不高、人才匮乏,等等。
极目远眺,雪山连绵。参演官兵深刻反思:联训联战,还需迈过几多坎?
单兵、单车、单炮效能的发挥,是形成联合作战能力的基础——
攥指成拳,“指头”不硬不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充分发挥各军兵种火力的优长,确保联合火力打击效果,演习中红方指挥员反复研究筹划,制订了《联合火力打击细则》,各火力单元谁先打、谁后打、谁打什么目标、谁打多长时间等要素都一目了然。
进攻战斗打响后,红方各军兵种火力单元依据《细则》,对蓝方目标发起一波又一波打击——
红方某型陆基导弹呼啸升空,对蓝方多处要地进行精确打击后,数架轰炸机穿云破雾,对蓝方防御阵地、重要目标进行地毯式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