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无言的军礼:感悟3名即将离队老兵的界碑情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典宏 陈建文 梁英海责任编辑:刘航2014-11-26 02:04

感悟3名即将离队老兵的界碑情怀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陈建文 梁英海

这是一次陌生的巡逻,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近距离的告别。

11月的广西边防虽已有了寒意,可金鸡山上的“老兵红”却绽放正艳。在1114号界碑旁,由广西军区某边防团八连金鸡山哨所、武警弄怀边检站和空军某雷达站发起,来自这3个单位的老兵们,携手共同巡边。蓝天下,丛林色、黄绿色和天蓝色,三种不同的迷彩色交相映衬。他们把最后一次界碑前的守护,永远定格在离别前的那一瞬间。

尽管很少有机会近距离凝望和触摸界碑的质感,但望远镜里的界碑依然清晰厚重。由于岗位需要,两年了,609个日日夜夜,金鸡山八连老兵王松几乎每天都要站在金鸡山哨所的观察哨位上执勤,镜头里的界碑对他来说就像是亲人,很近很亲。

有一年,连队官兵巡逻执勤的新闻在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播出后,家里打电话问怎么没有在电视里见到他,王松说连队给自己安排了更关键的岗位,所以才没赶上。其实他多么想说,他一直离界碑很近,那次拍摄他也在“现场”,只是没有站在镜头前,而是站在了500米外山顶上的观察哨里。

界碑连着使命,护碑即护边,爱边就是爱民。在金鸡山下弄怀边检站,下士曹杰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来往于关口的车辆和人员,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的在一个岗位上重复同样一个动作——敬礼、核实人员身份、检查车辆运载货物、敬礼……在弄怀关口,也就是曹杰每天执勤的地方,他的视野里永远只有一块从灌木丛中露出半个头的界碑,这5年他已经习惯了看见那“半块”界碑的生活。曹杰曾在日记中写到:“弄尧村里的老李对我们说,‘在关口看见我们就像在边界上看见界碑一样,心里立马就有了魂’”。4年前,他和另外两名战友在关口前合力查获了一批重达2公斤的海洛因,并一举将两名携带武器的贩毒分子擒获。

“连接的有形界碑,在我们雷达兵看来就是一道立体的城墙,无论缺了哪一块,这城墙都不稳。”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8年来各种值班经历的是空军某雷达站的老兵耿德。说来也奇怪,年纪最大阅历最丰富的老耿看起来却没想象中那么“沉稳”。其实说起来,对界碑最不熟悉的还要数老耿,虽然在雷达站待了已经8年,但他真实触摸界碑却似乎是第一次。

“千里眼”中的界碑不形象,但不模糊。耿德是雷达站里的雷达操纵员,他的值班室在山洞里。他坦言自己虽身在边境线旁,却从来不见漫山穿梭的边界线,因为他的眼睛要时常盯着闪动的大屏幕,视线是千里之外的辽阔空域。对这个“屏幕上的守边人”来说,界碑给他的印象更多的还是屏幕里的符号。大伙儿都说,雷达兵眼里只有空情,跟界碑、边界线没多大关系。他急了:“空情连着地情,当‘千里眼’预警千里空域,也是为了守好祖国的边界线。”

在界碑旁,这些在距离之外守护界碑的老兵,把最庄重和神圣的感情都留在了那个最标准的军礼上。远处哨所、近处关口还有那个不见模样的山洞里,执勤的战士依然如这界碑一样,无声地守护着祖国边境的安全与人民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