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硬骨头政委身怀硬功 抓军事训练不含糊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余根 邵敏 李勇责任编辑:刘航2015-01-19 03:38

善打硬仗——

妙招治顽疾,良策解难题

更令官兵佩服的,是陶向明处理棘手问题的妙招。

在事关基层敏感事务上,怎样才能杜绝“递条子”“拉关系”的现象?陶向明一方面要求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向我看齐”,公开承诺不插手基层敏感事务;一方面加强问责,言明“哪个营连接到的‘电话’‘条子’多,说明所属官兵思想教育没做到位”,出现问题,相关营连主官必须在大会上说明情况。几个回合下来,“电话”和“条子”越来越少。

陶向明把更多精力投在破解影响战斗力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上。

一次,该旅和空军某部组织对抗演练。谁知演练在即,几台战车却掉了链子:接受远方空情时断时续。一检测才发现,原来是软件出了问题。旅里召集技术骨干连夜攻关,仍没解决问题。直到厂方人员出马,调整了几个参数,系统才恢复正常。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陶向明。怎样才能突破人才建设的瓶颈?深入调研之后,陶向明提议推行“方格化”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作战能力建设要求,区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等专业拉起5条横线,按照作战指挥、装备操作、维修保障等方向画出3条竖线,把全旅上百名技术骨干分门别类落到“方格”里,推行精准化培养,先从点上突破。

找准了定位,技术骨干的钻研热情一下子点燃了。当年,该旅首次全程运用指挥信息系统组织演练,在没有厂方“保驾”的情况下,取得6发6中的好成绩。

处事硬气——

心中有戒律,办事不逾矩

陶向明也挨过骂,一位有着十多年交情的老朋友红着脸说他“死心眼”。

那回,旅里兴建文化活动中心,朋友闻讯找上门,想请陶向明帮忙承包项目。得知朋友的公司不具备资质,陶向明不但没答应,还给他上了一课:“我对你‘够意思’,对组织对官兵就‘不够意思’了!”

心中有戒律,办事不逾矩。前段时间,旅里一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一下涌来十几家竞标单位。有人带着厚厚的红包登门拜访,想私下“摆平”陶向明。陶向明沉下脸呵斥:“你把我当什么人?马上把东西拿走!”第二天的党委会上,陶向明提醒大家:“这些人找我行不通,还可能去找你们,大家都得把门看紧了。”

自身作风过得硬,才能硬起手腕抓作风。去年底,有个连长因带兵简单粗暴被“投诉”到机关。陶向明立即深入该连蹲点调查,发现反映情况属实。就在此时,一位老领导打来电话:“向明啊,我从来没找你说过情,但这件事想请你放一马,年轻人哪能不犯错?批评批评算了……”

“老领导,您当年反复教导我们兵心不可失,这事可不能装作看不见啊!”陶向明提议召开党委会,研究决定,将这名干部调离连长岗位,并责令其在军人大会上作检查。

(《解放军报》2015年1月19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