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冬训场上新作风:形成“千人同心”的战斗力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遥远2015-01-19 02:25

冬训·新作风见闻二

新疆军区某装甲团——

敢担当,昼夜演练险难课目

■本报特约记者 许必成 通讯员 唐继光 赵治国

天山腹地,寒凝大地。起伏的雪野上,一队铁甲战车碾冰破雪,疾驰而去。新疆军区某装甲团冬训实装对抗演练在寒风中激烈展开。

突然,前方一条冰河挡住去路。唯一能通行的桥梁,被厚厚冰雪覆盖,一时间分不清哪是桥面哪是冰河,战车分队被迫停下了脚步。

按原定路线走这座桥,稍有不慎战车就可能陷入冰河,危险系数极高;让工兵重新架桥,虽可以确保人车安全,但“战机”可能因此而延误。

怎么办?团长冯世清跳下车,沿着冰河仔细察看一番后决定:“快一分就多一分胜算,还是过冰桥!”

随即,他下令战车启动冰面驾驶模式,自己快步跑到冰河一侧指挥战车一辆辆通过。半个小时后,战车全部过河……

整整20多个小时,该装甲团铁甲战车分队翻越4座达坂,涉过3条冰河,先后完成了高原寒区高速度、大坡度行驶等险难课目,取得了数十组主战装备在严寒条件下的作战数据。

“宁可担风险挨板子,也不能降低冬训标准。”冯团长对记者说:“一个单位的战斗力标准能不能真正立起来,关键看党委班子有没有担当。”

部队开展冬季训练,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也随之增大。以往冬训,有的单位遇到问题绕道走,危不施训险不练兵,消极应付行动缩手缩脚。

“只有平时训练敢于较真碰硬,上了战场才能有底气、能硬气。”今年冬训,该团党委达成共识:仗怎么打训练就怎么抓,用行动把战斗力标准真正落实到冬训场上。

某新型履带式通信指挥车信息化程度高,首次参加冬训。严寒条件下,大伙担心贸然操作酿成装备责任事故,训练中放不开手脚。

“大胆探索,出了问题我负责。”团参谋长李春卯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给连队官兵作动员,并主动担任了攻关小组组长。

随后,李春卯将新型履带式通信指挥车和其它通信车辆装备,拉到雪野深处,带领大家进行实战化性能测试……4个多小时过去,李春卯和官兵都变成了“雪人”,眼眉上结满了霜花,新装备的10多条严寒实战操作经验也随之“出炉”。

风雪作证,险处难处见担当。记者在冬训场上看到,该团各级指挥员都不再“绕着困难走”。

深夜,该团履带装备夜间闭灯驾驶课目训练悄然进行。星光黯淡,沟壑纵横,战车行进在冰雪达坂上,能见度非常差。有人提议:要不改日再训?现场指挥的副团长钟晓冬一听火了:“未来作战地域的环境和时间,容我们自己选择吗?现在不按实战练,将来怎么打仗?”于是,他带头钻进坦克,各营连指挥员组织部队紧跟而上,在黑夜中艰难跋涉,高标准完成了该课目训练。

截至目前,该团先后组织了坦克射击穿甲弹、破甲弹等险难课目20多个,探索出高原高寒条件下某型坦克直瞄射击作战数据等12项成果,进一步完善了3项高原寒区新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