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济南军区>>正文

第54集团军某旅改进野外驻训中政治工作方法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周远 王飞 赵奎责任编辑:吕欣彤2015-05-09 06:02
因时而变,变中求得活水来
——第54集团军某旅改进野外驻训中政治工作方法纪事
■本报记者 周 远 通讯员 王 飞 赵 奎
训练之余,官兵们来到野战图书馆阅读充电,交流学习心得。赵 奎摄 

百余台战车,百余个会场。4月27日下午,刚完成一场实兵演练的第54集团军某旅官兵征尘未洗,便在驻训场就地展开“车厢党小组会”。会上,“演练中党员模范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被摆上台面,人人画像、个个点评,有人脸红出汗,有人被推选为“每周党员之星”。据旅领导介绍,部队每年一半以上时间在野外驻训,动中抓建成为常态。为此,他们积极改进方式方法,让政治工作紧贴形势任务创新、紧跟驻训环境转变,在因时而变中找到开展政治工作的源头活水。

一变 关起门来各连搞,好坏只有自己知道

就地选材让思想教育更走心

“研发人是咱们旅高工张泽建,他入伍30多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8项……”3月26日,一批革新成果摆上该旅“军人的样子事迹报告会”讲台。手指一款新型软件,旅领导率先开讲。

3月下旬,济南军区在该旅外训场组织战训法集训后,旅政治机关便把目光投向了其间大放异彩的革新成果展,组织力量深入挖掘每项成果的幕后故事,并将其搬上讲台,激励官兵。

“只要用心挖掘、就地取材,外训期间的教育完全可以更生动更走心!”该旅政治部副主任邬杨松介绍,他们注重因地制宜挖掘鲜活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了“诉说身边的感动”征文、“训练中最美镜头”等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4月23日,记者在训练场上旁听了一堂“野味”十足的教育课:授课的搜索发射连指导员林志明没有精美的课件,但讲得饱含真情、十分投入;听课的全营官兵坐在马扎上,听得全神贯注、入脑入心。

走下讲台,林志明坦言:以往外训,教育常常是讲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关起门来各连搞,好坏只有自己知道;如今改成全营政治教员轮流登台上大课,谁不精心准备谁丢人,谁不讲得精彩谁出丑,每堂课都要力争展现最高水准。

二变 各项任务时有冲突,制度落实“缩水蒸发”

按纲抓建让政治工作威信高

4月10日,拿到回家的火车票,上士杨如东觉得既惊又喜:虽符合“家门口假”调休条件,但那是针对在营区而言,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驻训场,正常调休他连想都没敢想过。

以往外训,不少官兵的调休假会随着任务繁重、距离过远而不了了之,今年该旅制定了《旅外训期间官兵休假、调休暂行规定》,明确了调休顺序、车辆保障、往返路费等细则,确保官兵调休不“缩水蒸发”。

杨如东的调休愿望成真,官兵恳谈会功不可没。3月下旬的官兵恳谈会上,全旅数十名官兵提出的调休难等问题引起旅党委一班人的重视。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征求意见,调休制度最终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该旅先后对首长机关蹲连帮抓、按纲建连考评措施等7项政治工作措施规定进行修改完善,使之与部队外训实际对接。

“动态条件下,各项任务时有冲突,极易出现按纲建连不规范的情况。”该旅领导介绍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把考评细化为15个大项、72个小项,结合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情况,逐项打分、综合排名。制度在动态上得到贯彻落实,发挥出按纲抓建的威力,树立起了政治工作的威信。

三变 驻训生活单调枯燥,训练劲头受影响

贴心服务让外训官兵心里暖

该旅驻训场位于渤海之滨,离最近的村庄也有10多公里。宣传干事马腾每天往返于驻训场和最近的县城之间,行程上百里,只为官兵能读上当天的报纸。

受条件限制,以往,就连看报纸、读书、看电影等活动,在外训点也很难实现。三级军士长王令波告诉记者,原来枯燥的驻训生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官兵的训练积极性。

“官兵训练辛苦,无论有多大困难,贴心的服务也要跟上!”4月26日下午,品味着旅领导的话语,记者走进坐落在安静角落的一顶帐篷。

“这是我们的野战图书馆。”图书管理员、下士李宇航介绍,旅里整合资源,把这些图书从各连队图书箱“请”到宽敞明亮的图书室,同时配备电风扇、饮水机、桌椅板凳等设施,让官兵在读书学习过程中身心也得到愉悦放松。

记者随后来到旅“野战文化活动中心”,依托一座闲置场地,台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划分得错落有致,几十名官兵活跃其中畅快运动;角落摆放着影音播放机,几名官兵在放声歌唱……

此情此景,让前来看望官兵们的旅政委李彦钦倍感欣慰,他高兴地说:“动态条件下政治工作难开展,但只要从现实环境、官兵思想反映着手,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就能找到开展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

(《解放军报》2015年5月09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