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边边”的爱无边

——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一连官兵爱护驻地人民群众纪实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记者 严贵旺 郭丰宽 特约记者 陈伟平责任编辑:刘航
2015-08-13 02:07

爱在有困必帮

“今天又有80多个订单。”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忙了一天的藏族商人边巴旺堆,正准备把发往全国各地的包裹寄送出去。边巴旺堆怎么也没想到,5年前连电脑怎么开机都不懂的他,如今会开起网店,并且生意越做越红火。

“多亏了边防连官兵,在我生意遇到困难时,给了我致富的金点子。”边巴旺堆的脸上满是感激。

2010年以前,边巴旺堆一直在做披肩生意,因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店面位置不佳,生意很不景气,他甚至有关门的打算。

这时,大学生士兵赵庆彪来了。小赵在校学的是互联网专业,就建议边巴旺堆把生意搬到网上。赵庆彪从使用电脑、上互联网开始教起,并协助边巴旺堆在网上办理开店手续,联系物流公司。如今,边巴旺堆已是镇上小有名气的网店老板。

逢难必助,有困必帮。一次,战士潘华在樟木口岸“友谊桥”附近,看到一位藏族老阿妈神情焦急地站在一对尼泊尔夫妇面前,双手不停比划着什么。原来,老阿妈是想把自家的牛卖给他们,可碍于语言不通。懂得藏语和尼泊尔语的潘华立马热情地充当起翻译。事后,尼泊尔夫妇对潘华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军人真棒!”

2012年,孤寡老人仓木决双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几乎失明。连队官兵经常来到老人家里,像儿子一般帮做家务、喂养牲口,照顾老人的生活。仓木决逢人便说:“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好儿子。” 

这样鲜活的故事,在樟木俯拾皆是。驻守国门50年,连队官兵帮助群众修建维护道路累计327公里,搭建民房118间,定点帮助贫困群众60余人,资助藏族学生32人……某边防团政委张文讲,60多年前十八军老战士将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我们后来人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老百姓一起守护好这面旗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