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停在悬崖边缘怎么办?金牌驾驶员教你边缘化险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赵治 欧阳大名责任编辑:张硕
2016-07-09 04:06

驰骋高原我为峰

——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汽车队上士侯红强素描

■赵 治 本报特约通讯员 欧阳大名

胡洪虎提供

有位军事家曾说:“战斗在第一枪打响之前是由军需官决定的。”放眼信息化战争的今天,这句话依然有一定道理。海湾战争,美军伤亡最多的是后勤人员。现代战争越来越表现为后勤的战争,后勤运输任务的重要性及危险性备受各国重视。对执行运输任务的驾驶员而言,车辆就是他们最核心的武器。在雪峰林立、气候反常、风沙肆虐的川藏线上,常有一条“东风”运输车组成的“钢铁长龙”穿梭其间,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汽车队上士侯红强便是其中一员。

45秒完成车辆倒库移位、360度原地调头、百米破障飞越断桥、准确判断车辆故障并快速排除——7月上旬,在车辆训练场上,侯红强驾驶“东风”运输车的精彩表现赢得在场战友一片叫好。

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驾驭铁马,更非一日之功。记忆拉回12年前的冬天,侯红强参军入伍。同年,“东风”运输车列装该团。硬朗的外形、紧凑的线条瞬间让侯红强动心,马达的轰鸣声沸腾着他的热血,驰骋高原的画面让他心驰神往。新训结束,侯红强立刻报名参加了军区组织的驾驶员培训。

每天摆弄两根杆(驾驶杆、手刹杆),踩着两个器(离合器、制动器),驾驶离不开训练场,枯燥的训练让侯红强的热情逐渐淡了下来。结业考核,他打着“擦边球”勉强过关。

翌年十月,团里驾驶员青黄不接,侯红强受命执行运输任务。在行至海拔5000多米的德姆拉山麓时,一场特大暴风雪不期而至,暗冰埋伏在路面随时制造险情。本就紧张的侯红强由于刹车过猛,车身在冰道上甩了半圈停到悬崖边缘,侯红强慌乱中不知所措。“下来!让我来!”老班长拉开车门将他拽下车,轻踩油门,点火、挂挡、起步……车辆慢慢倒离悬崖边缘,一次危险得以化解。

“用好了,车辆是驾驶员最重要的武器;用不好,车辆就是一颗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侯红强悬着的心缓和下来,脸颊却因为老班长的一席话憋得通红,除了一车重要物资,副驾驶上还有朝夕相处的战友,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经此一事,侯红强对待驾驶不敢有半点马虎。他将“东风”运输车使用说明书背得滚瓜烂熟,小到添油加气、更换轮胎,大到车辆保养和故障排查,每个细节都专注细致。川藏线上数不清的冰壑险谷,控制车辆速度极为重要,为了使踩踏油门的动作形成肌肉记忆,侯红强每天要重复无数遍,连睡觉脚板都习惯性地顶在床头上,寻找控制油门的感觉。经过刻苦训练,侯红强与车辆的默契度直线上升,很快成为团里有名的金牌驾驶员。

“对我来说,车辆是最好的伙伴。西藏的公路有时候车跑一天也见不到一个人。雪山、荒原、戈壁……眼睛里始终装着同样的景色,但有车陪伴,心里就踏实很多。”侯红强的语气中难掩对车辆的深情。

2012年,侯红强驾车护送巡逻官兵,行至下察隅台地附近时,突然感到路面开始晃动,不断有碎石砸在车顶上。“小心,有塌方!”侯红强冷静地猛踩油门驶离危险地带,片刻碎石从天而降,崩塌的山体掩埋了后面的公路,巡逻官兵徒步离开后,运输车受损被困原地。通过电台与部队沟通后,侯红强得知维修人员无法通过塌方区。“车在人就在!”侯红强通过对油量的精确计算,每晚发动1小时维持车内温度抵御夜间零下10摄氏度的严寒,依靠当地藏民背上山的干粮,被困44天后终于等到了救援。

“几乎快绝望了,但我不能丢下老伙伴。”被困的一个多月里,“东风”运输车默默地陪伴着侯红强,让他得以坚持下来。

在漫长蜿蜒的山路不畏艰险,在深达半米的积雪中杀出重围,用军大衣裹着轮胎翻越冰坡……扎根边关十二载,一次次征战,一次次历险,侯红强凭借对运输车的熟悉以及高超的驾驶技术每每化险为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车轮更长的路。天边的雪山那么多,侯红强在川藏线上驰骋的英姿,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解放军报》2016年07月09日 05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