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令对手指挥员连竖大拇指的兵参谋有多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典宏 胥春龙责任编辑:张硕
2016-11-03 03:39

能参善谋,令对手指挥员连竖大拇指。第四十一集团军某旅上士刘济远——

“中军帐”里的兵参谋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胥春龙

金秋时节,第41集团军某旅举行红蓝实兵对抗演练。红方“中军帐”内,一位佩戴参谋标志的上士让记者眼睛一亮。

“不好,有诈!”这位名叫刘济远的红方侦察参谋眉头紧皱:卫星遥感图显示目标区域纵深3公里内未见一兵一卒,红外热成像图上好几处山谷地带却出现了不规则的小红块。

“蓝方装甲集群极有可能实施了反侦察伪装。”刘济远迅速将自己的判断上报,并提出迅速实施火力打击的建议。

“装甲群怎么会大量集结在山谷不易出入的位置?”“会不会有诈,引诱我们暴露位置?”一时间指挥所里议论纷纷。

面对异议,刘济远仔细分析了对手可能采取的战术动机,并提出了自己判断的依据。

“打!”红方指挥员据此定下决心,果断下达射击命令。轰隆炮响,潜伏在山谷的蓝方装甲集群措手不及,毁伤过半,导演部宣布:该回合红方胜!

复盘时,蓝方指挥员询问:是谁识破了他们的伪装潜伏?当看到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上士时,蓝方指挥员惊讶之余竖起了大拇指。

兵参谋能坐镇“中军帐”,凭的是专业的素质和过人的胆识。“勤学+苦练+坚持”是刘济远敲开参谋之门的“敲门砖”。

2015年初,第41集团军预任参谋集训队招收第一批士官学员,刘济远以该旅侦察兵比武6连冠的骄人战绩被推荐送学。要玩转战术标图、文书拟制、作战计算这些参谋技能,对他来说挑战巨大。第一次月考除了军事地形学和体能外,刘济远其余课目均排名垫底。

“只要勤学苦练,没有翻不过的大山。”刘济远暗下决心。分析弱项、制订计划、恶补短板,刘济远一天当成两天用,5个月后的结业考核中,他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成为“黑马”。

回到单位,刘济远深知短时间内学到的东西只是皮毛,要跻身能参善谋的业务能手行列,非得补上实战这堂“必修课”。选调作训科后,他主动请战参与大项演训任务筹划,在情报收集处理与侦察分队行动调控上深入研究。他多次被上级机关抽调担任多兵种协同行动的导调员,积累了实战经验,成为享誉全旅的兵参谋,两次荣立三等功。

任参谋一年多来,刘济远对“能参善谋”的含义体会越来越深。在他看来,练的本领越多,参谋的底气越足。一些基本功看似“冷门”,实则是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

新兵时跟老班长学的“跳眼法”目测距离,刘济远10年来都未曾丢下,每到一处陌生地域总要比划半天。在他看来,只要是能增加战场胜算的方法,都有练精练强的必要。

“步兵冲击受阻,呼唤炮火支援!”去年,桂中腹地某靶场,年度演习攻防对抗进入到关键环节,激光测距机坏了。

关键时刻,刘济远伸直右臂,竖起拇指对准目标,眼睛一闭一睁,便高声报出射击诸元。目标被压制的瞬间,刘济远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解放军报》2016年11月03日 12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