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营定岗定位 咬住“打仗的体制”布局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康克 胡春华 周远 张旭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12-19 04:06

紧紧咬住“打仗的体制”规划布局

——对合成营定岗定位的再思考

■张旭  康克  解放军报记者 胡春华

合成营体制下,每个岗位都是一个战斗要素,定岗定位不准将影响作战功能。让合成营真正“合”出战斗力,最紧迫最核心的就是抓好人员的定岗定位。

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本”。

定岗定位不是简单地扒拉人头

据记者了解,有的单位出于管理的考虑,习惯于简单地把相同的连队、相近的班级凑在一起,把用得顺手放心的骨干、平时的熟人编在一起。这样虽然一时方便省心,却偏离了新体制的设计初衷,将来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更大的问题,甚至成为阻碍战斗力生成的隐患,各级不可掉以轻心。

合成营定岗定位不同于兵员调整,更不是简单的扒拉人头,而是事关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环节。新体制下,无论是作战单位还是作战单元,都强化了战斗员和指挥员的角色定位,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一个单位管理到位、运行顺畅、不出问题。因此,在谋划定岗定位之初,就要把合成营作为一个“打仗的体制”来设计,作为一个“打仗的体制”来定位,切实转变观念,从管理型层面向战斗型层面转变,从而让新体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以战定岗”是新体制的内在要求

不难看出,合成营基本框架、专业设置、作战定位等方面,都是向战场聚焦的。因此,从“合成”之初就要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以战定岗。

瞄准新体制,对照新职能,合成营正朝着更加灵活、机动、多能、精干、高效的方向发展。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是战斗力提升,每一个岗位都代表着一个战位;每一个战位都有自己的职能;每一项职能都在战场上不可缺少。

因此,在合成营选人定岗的过程中,应依据“合理配置战斗资源,优化配备战斗骨干”的基本规律,让战斗力成为“定岗”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打仗需要什么岗位,就编定什么岗位;战位上缺少什么样的人才,就选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充分摸清当前官兵的专业能力、受训经历、参演情况、留队意愿等基本底数的情况下,针对战位要求、装备编配,以及兵种合成情况,力争做到精准定位。特别是加紧稀缺人才的培养,确保要素齐全、功能齐备、人尽其才,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每个战位在战场上释放出最大的战斗效能。

独立的作战特性呼唤“等齐配置”

合成营专业复杂,种类繁多,编制从一岗一责到一岗多责,能力需求从一专多能到多专多能。转型的过程当中,不少单位在人员与战位一时难以匹配的情况下,或多或少存在着“先挑好的用,紧着主战来”的传统观念。

车少一轮走不远,马瘸一腿跑不快。战争本来就是整体作战、综合效能的充分体现,任何一个元素缺少或者不强都会产生“短板效应”,导致战力失衡,甚至战斗失败。古今中外,由此“掉链子”“吃败仗”的战例数不胜数。

新体制下的合成营集精干化、多能化、一体化等诸多优势为一体,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对“等齐配置”的作战理念要求更高、标准更严、依赖性更强。合成营真正“合”出战斗力,就必须一改过去主战装备、主战岗位优先配置的传统思维,在人员和装备调配上通盘考虑、合理筹划、补足短板弱项,确保战斗力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咬合紧密、战力均衡,从而形成强大合力,铸就战场铁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