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模式丨"结业"后的新兵为何不下连?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豪 王健 马亚超责任编辑:张硕
2018-04-13 03:02

锐观点

焊牢战斗力每一环链条

■武仲良

新兵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源头。在改革转型中锤炼精兵,既要抓好兵之初,更要抓实兵之始。新兵作为战斗力链条中的基础环节,如何下连、怎么才能下连,不能单纯凭时间而定,而应根据作战需求而定,以提升战斗力为根本。

如何才能让新兵尽快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紧贴实战需求探索出来这样一条路径——着眼新战斗员素质生成抓建设,打破传统组训模式,对新战士集中“加钢淬火”,实行“定制式”培训,创新推行“先训后补”路子,使新战士获得“上岗证”后再下连,确保一补入战位就具备遂行作战任务能力。

一条铁链受力的强度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个环节。战斗力是各个要素的综合集成,加固“铁链”上每一环链条、焊实战斗力链条上的每一个“焊点”,既要找到容易松动的那一环、那一点,更要有拧紧固实的“铁扳手”和“电焊器”。补齐新兵训练这块短板,必须夯实训练基础这块底板,不让每一环战斗力链条松动,不让每一个节点脱落,确保实战能力长年保持、时时增长。

建设一流军队,需要一流士兵。新战士到底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算过硬?经过3个月的新训,新战士实现了由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但是,新兵到岗位不代表能胜任岗位,在战位不代表能投入战斗。“第二适应期”不能再从头适应、也不能慢慢适应,要在实战需求主导下不断改进新兵训练培养模式,与部队使命任务需求进行无缝对接,实现由合格军人向合格战斗员、由合格战斗员向一流精兵的快速转变。

部队必需的,战场急需的,才是新兵下连前需要训练的。实践证明,新兵训练结束后,新兵继续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分专业分类别施训,各种课目穿插学习,针对难训难练课目进行攻关突破,成立训练督导小组进行监察,每月量化考核进行激励,引入一流器材保障,从难从严从实,大强度大负荷超极限训练,就能使实战导向更加鲜明,实战标准更加严格。

强军始于兵之初,精武基于兵之始。适应新体制、加快新发展、提高新战力,有必要创新形式方法,强化新兵的实战化、专业化、精准化、科学化训练,加速新战士成长进程,这样才能使战斗力链条更加牢固,战斗力水平不断提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