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首次战役参谋比武:60小时"打"了11仗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钱晓虎 李大勇 吴科儒责任编辑:张硕
2018-06-08 03:35

练实战:从“计算题”到“应用题”

比武结果,能马上出成绩的,赛后就直接投射在大型显示屏上;不能马上出成绩的,也会以最快的时间评判出结果。

看到自己作战计算的成绩,第82集团军火力处处长王军有些懊恼。

王军多次参加各级比武竞赛,3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对于作战计算这个课目一向信心满满。在集团军备战训练时,他还登台授艺,而这次却在该课目比武上吃了亏,无缘优秀。

老将为何失手?过去考作战计算,试卷最多5页纸,考题像数学题一样一道一道的,套上公式直接加减乘除即可。这次比武试卷15页纸,所有计算内容都隐藏在作战背景中,就算记得住公式不会分析也没法做题,难度大大增加,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从“5”到“15”,变化的不仅是数量,更是一种思维理念。该课目的命题组成员、陆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本胜说:“过去,作战计算是简单的计算题,重在考察‘算’的技能。如今把题目融入作战背景、带入实战,重在考察智能和分析应用,真正体现了‘算为用’,更贴合实战。”

若不是亲眼所见,记者也不相信,这次比武的很多课目都像作战计算一样,颠覆了传统的考核比武思维,变单纯“计算题”为复杂“应用题”,让考生吃尽了苦头。

“经长时间侦察发现,3号高地无车辆人员进出……”融合生成态势图竞赛开始不久,参谋刘福勇接到一组情报信息,他未急于作答,而是立即调出初始情报,从满满几屏幕文字中挑出一条信息:“3号高地有电磁信号,周围筑有坚固工事并复杂伪装……”

刘福勇判定,这是个假目标,便迅速标绘了该高地的态势情况。

刘福勇来自东部战区陆军战勤计划处,在多级训练部门任参谋长达11年。他告诉记者,过去演习演练也讲态势融合,但通常由情报、作战等多个席位共同完成;如今,变成了一个人作业,对参谋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了,若平常训练不够很难独立完成。

尺子量、圆规比、笔头算……这是图上量算作业留给人的传统印象。此次比武现场让人耳目一新——没有纸质地图、没有尺子和量角器,包括那些传统的作业“神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内容全在电脑上完成。除测量距离、面积、高差等常规内容外,此次还增加了系统查询分析等作战实用内容。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参谋业务技能命题组组长王宁教授坦言,这次比武竞赛在内容设置上花了不少心思,按照打仗要求,聚焦实战实用,既考个人素质,又考团队协作意识、联合作战意识和战斗精神,“战”味更浓、“野”味更足。

零作弊:巡察考场有“第三双眼睛”

这次比武现场,记者发现一个现象:胸前挂着“纪检监察”牌的工作人员几乎随处可见。

为确保比得公平公正、赛出真才实学,陆军参谋部作战局领导告诉记者:“比武之前,陆军党委安排纪委深度介入比武,实行‘伴随式’保驾护航,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此言不虚。天刚蒙蒙亮,10多名纪检监察员站在了3公里武装越野跑候考区。记者看到:参赛队员刚进入,陆军纪委纪检局干事何煊和2名纪检监察员,就逐一核实考生身份信息,点验携带装具,并抽查水壶,现场过称。

查得严格,才能考得公平。目送最后一批选手冲出起跑线,何煊介绍说,考核路线确定后,纪检监察人员利用激光、行车等多种手段,先后5次测量距离,最后取平均值以缩小误差。

在3公里武装越野跑终点,纪检监察员紧紧盯着统计成绩的记录员,防止出现一丝纰漏。考核采用“马拉松”比赛的计时方式,系统统计为枪响时间和静跑时间。一次,纪检监察员陈惠岗干事突然发问:“这是静跑成绩,还是枪响成绩?”记录员大吃一惊,这才发觉刚才誊抄的几名考生成绩是枪响时间,虽然枪响时间和静跑时间仅差两三秒,可牵涉到比武的公平公正,记录员立即作出更正。

采访中,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都向记者谈到,此次比武之所以能实现“零作弊”,背后离不开第三方监察制度的强力支撑。每套试卷印刷、运送和分发,及收卷、阅卷、排名,纪检监察人员全程跟踪;每场考核前,纪检监察组都提前对考场、系统和考生考官信息进行检查复核;射击考核区,考官、考生和纪检监察三方人员必须一同前出检靶……

提起执纪之严,命题组专家、陆军步兵学院教授朱淑清对这一段经历“刻骨铭心”。他在命题组报到后当天就被没收了手机,吃住行都在一栋楼,一楼设有警戒绳和岗哨,整栋楼只有岗哨处配置了1部公用录音电话。朱淑清感叹地说:“就像地方的高考命题一样,我们被全程封闭,足足‘关’了10天,直到课目考完才得以‘解放’。”

“纪检监察有教育、有引导,有人防、有技防,确保执纪不留死角。”南疆军区作训处处长象树新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纪检监察独立于陆军指导组、裁判组、保障组、参赛队等单位之外,既能对考生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防范和纠正,又可对活动组织和裁决人员进行监督,有效实现了对监察对象的“一碗水端平”,让大家“口服心也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