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撰写总结报告,轻车熟路的“套路”怎么不灵了?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段江山 相双喜 谌睿 赵昉 发布:2019-02-26 04:03:08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一位老班长结合竞赛经历撰写的总结报告为何被官兵争相传阅?一位“老机关”驾轻就熟的个人年终总结为何挨了批评?一位上等兵在经验总结交流会上的发言为何让连长如坐针毡?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来自演兵场上的总结来不得半点虚浮,“打一仗进一步”的前提是扎扎实实的总结。图为第76集团军某旅新年度开训时的场景。李忠元摄

是时候总结一下“总结”这件事了

■解放军报记者 段江山 特约记者 相双喜 通讯员 谌 睿 赵 昉

轻车熟路的“套路”怎么不灵了

“带着思考去总结工作,才能让总结有含金量”

清晨,刚走进办公室,白瑞琪便接到科里通知——今天上午是交个人年终总结的最后期限。作为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作训科参谋,白瑞琪也算是一位“老机关”了。只见他不慌不忙打开电脑,搜索查找以往收集的各类总结模板。

换换例子、变变数字、改改头尾……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在一份总结模板基础上,完成了一份千余字的个人年终总结。

年终总结,年年岁岁“老一套”。翻看了两遍文稿,白瑞琪对自己半小时内完成的总结还算满意。长舒一口气,白瑞琪将总结报告放到了科长办公桌上。

不承想,这份报告却让自己吃了“苦头”。时隔两天,白瑞琪早已淡忘了这件事。在该旅参谋部交班会上,副参谋长杨勇刚点评参谋部机关个人年终总结,白瑞琪的报告就在被点评之列。

总结没有“干货”、缺乏理性思考、分析问题不具体、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问题被一个个点了出来。白瑞琪被点名批评,总结要重写。

“轻车熟路的总结‘套路’怎么不灵了?例行的年终总结,至于这么较真么?”白瑞琪有些想不通,“年底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往年写个人总结都是这么干的。”

这样的困惑不仅困扰着白瑞琪,也困扰着坦克连连长魁峰。

去年底,魁峰粗略算了“一笔账”:个人年终总结、连队工作总结、述职述廉报告、安全工作总结等六七份文字材料,上级追着要,他自己都得抓紧写。

“总结材料虚于应付,缺乏深度思考,有时也是无奈之举。”坦克连连长魁峰深有感触地说,年底任务重,白天忙得团团转,只有晚上才能抽出点时间来赶写总结。有时上级催得急,他就把工作拉单列条“记流水账”,问题简单点一点,以应付上级检查。

魁峰的话,道出了一些基层主官的苦恼:为按时提交各类总结材料,他们埋头于浩繁的文字整理中,对理性思考深不深、问题总结实不实等问题反而无暇顾及。

“没有理性思考的总结,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丢了根本。”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刘亚雄比较推崇年初坦克四连连长黄海军的总结。

去年一年,对黄海军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去年初参加集团军“共同课目”比武竞赛,他斩获军官组个人综合成绩第一名。去年底,他带队参加陆军“精武-2018”比武竞赛,却折戟而归。

一胜一败,让他多了理性思考。比赛归来,他带着参赛班组成员认真复盘,透过“败仗”检讨反思,梳理出班组成员协同配合不默契、营连一级主官指挥能力不强等问题。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班组协同作战能力训练亟待加强……”在那次总结交流会上,黄海军的总结发言观点鲜明,语言犀利,直指问题短板。那一刻,他成为全旅官兵关注的焦点,他的总结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为了总结而总结’的惯性思维要不得,这也是旅里力纠的一种形式主义。以往应付了事的总结有什么意义?”在该旅参谋部的那次交班会上,旅领导的一番话,让白瑞琪如梦初醒。

“带着思考去总结工作,才能让总结有含金量。”白瑞琪静下心来,重新梳理自己去年的工作,一条一条列出清单,认真反思哪项工作完成得好、哪项工作有纰漏、下步怎么改进。等思考有了眉目,他才重新开始撰写专属自己的年终总结。

1 2 3

责任编辑:张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