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一次"破障失利"掀起一场关于联合火力打击的"头脑风暴"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罗周清、王永杰、王涵 责任编辑:张硕
2021-10-21 06:45:39

第七十四集团军预任参谋集训队开设联合作战“讲武堂”——

“破障失利”掀起“头脑风暴”

■罗周清 王永杰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 涵

“火箭炮射速快、火力猛、突袭性好,可实施面打击……”10月中旬,第74集团军预任参谋集训队组织的联合作战“讲武堂”课堂上,某合成营排长张旭将一次联演中自身破障受阻的经历娓娓道来,掀起一场关于联合火力打击的“头脑风暴”。

那次联演中,担任前沿突击分队的该营在发起攻击时遇到一块“硬骨头”。“蓝军”利用地形优势,提前设置大量坚固障碍,需要直接派遣工兵分队直前破障。然而,“蓝军”严密的火力网让工兵分队很难靠近障碍。

“突击车分队前出实施首轮火力覆盖破障,剩余兵力从两翼掩护工兵分队人工破障。”该营营长一声令下,身为突击车分队指挥员的张旭迅速前出。然而,仅凭突击车和旅直属炮兵的支援火力,并不足以达到预定毁伤效果,“蓝军”防线仍残留较多坚固障碍。

眼看破障时限越来越近,营长只能咬牙作出决定,由工兵分队带着爆破装备强行破障,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受制于前沿障碍的该营,以很高的战损勉强完成任务,但也因无力参加后续战斗,遗憾退出演练。

“复盘时,我们在总结教训时感到,由于缺乏联合火力筹划意识,仅把眼睛盯着看得见的火力,根本没有思考如何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火力支援。”讲到此处,张旭的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这一仗,倘若能事先规划航空兵火力支援,损失绝不会如此惨重。”

张旭分享完他的实战案例后,“讲武堂”教员赋予全体学员相应的战斗角色和任务,大家分别扮演营级指挥员、参谋、排长,参与到张旭带来的这个案例的推演。大家重新经历一场“破障战斗”,思考如何改进不足。推演中,教员逐一向担负不同战斗任务的学员提问题,加深了大家对联合火力打击的理解。

“一堂课讲透一个经典案例,一堂课似一场‘实战’经历!”参与“讲武堂”的学员张亚坤认为,这种具象而且贴合自身经历的案例,不仅能够让人更有代入感地学习联合作战,而且还细化了具体步骤指令,使大家对联战联训知识的学习更加深透。

随后,在预任参谋集训队参加的一场联演中,学员李秋成率领的运输分队遭遇“蓝军”生化袭击。在自身防化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他根据“讲武堂”所学要点寻求防化力量支援。最终,在某防化分队的协助下,他们迅速通过“染毒”地带,继续向目标地域进发。

短评

“论”战就得有战味

■曲明远

在全军大兴学习联战联训之风的氛围下,如何真正推动联合作战思维走深落实、学以致用,是每一名官兵应该思考的问题。毛泽东曾把“详举战例”作为提高战术思想水平和指挥艺术的重要途径。叶剑英也把战例研究作为战术训练四个环节的重要一环。可见,要深研作战理论,不可能绕开经典案例学习这一步骤。

战例教学使官兵们如置身真实战场环境,有助于他们运用联战知识分析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收获胜利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在这个逐步深化作战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官兵们“沉浸式”体验一场场联战联训的经典案例,不断丰富和拓展自身所学,从而对联合作战的认识更加深刻。

“论”战就得有战味。要打胜仗,就必须推动作战思维向实战聚焦靠拢、作战理论向打仗转化运用。无论是“讲武堂”的模拟战场,还是每年各类联演联训,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官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能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