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时值盛夏,今春入伍的新兵,有的已经下连,有的即将结束新训,有的还将在新兵训练基地继续专业训练……无论处在哪种状态,经过几个月的军政训练,新战友们已经对部队这个集体、对军人这个身份有了一定的认识。面对刚刚开始或即将到来的连队生活,相信很多战友心中既有期待与好奇,也有担忧与茫然。本期“特别策划”搭起了一个对话平台,邀请新兵、老兵和带兵人以“隔空问答”的形式聊一聊下连之后那些事。
我要怎么调整?
■第74集团军新兵 赵子龙
“下连之后,我要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不能跟上连队训练的节奏?”快要下连那段时间,我的脑海中一直盘旋着这些问题。从班长口中得知,我们这些新兵在下连之后将直接跟随连队去野外驻训。虽然在新训期间,我的各课目成绩都很不错,对基础训练适应得也很好,但我深知自己距离成为合格军人还有很多专业需要学习、很多能力需要提升。
才下新训场就上驻训场,我不免对自己的能力素质产生怀疑和担心。如今,看着老兵们熟练地操作装备、紧张地投入任务,我内心很着急,想要快速提高自己,却不知从何入手。面对这种情绪,我要怎么调整呢?
(颜新建整理)
正视差距,稳住心态追赶
■第74集团军某旅炮兵营连长 陈华养
“本以为自己能很快崭露头角,可谁知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前段时间,为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新兵工作,我们组织去年春季入伍的战士开了个“诸葛亮会”,一些同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他们说,在下连之前曾听说,只要把体能练好了,打牢专业基础,就会很快突显出来,成为连队的“新秀”。但现实却不是这样。他们一下连就到了野外驻训场,很多时候整个人是懵的,崭露头角之类的想法早就抛之脑后了。
“刚下连时,我们也想表现自己,奈何实力真的不允许。”说话的战士名叫严名洋,下连一年以来,个人的体能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很快,目前已是连队的“种子选手”。但他能有现在的表现和状态,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刚到连队时,严名洋冲劲很足,什么任务都踊跃参加。可他渐渐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实在太多,只能到处“打补丁”。一次,他所在班被抽中参加班战术考核。考核中,严名洋在跟随战友处置情况时屡屡“冒泡”,导致他们班被扣了不少分。战友们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耐心指导帮带,但他还是很自责。
接下来的日子里,类似的事情发生多次。严名洋意识到自己和战友的差距,于是变得很着急。为了跟上大家的脚步,他经常加班加点学记理论,次日不管精神状态如何,在训练场上都要硬撑。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他却始终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在这期间训练伤也频频出现。多重压力之下,他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严名洋的遭遇可以理解。还未体验营区的连队生活,直接切换到野外驻训模式,出现不适应并不奇怪。面对繁重而要求极高的演训任务,老兵完成起来尚且不容易,更何况还未完全掌握专业技能的新兵。
所幸我们及时发现了严名洋的异样,同时了解到其他新兵多多少少也存在类似情况。经过与连队干部骨干商量,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要求各班班长加强谈心疏导,帮助新兵了解连队任务实际、熟悉训练安排;邀请连队先进典型与新兵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与老兵的差距,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安心训练;同时,根据新兵能力基础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训练计划,帮助他们明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在多方努力下,严名洋逐渐适应了连队训练工作,状态有了明显改变,成绩进步很快。
今年春季入伍的新兵有的已下连,类似严名洋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在此,我想对新战友说:虽然连队正在驻训,各专业协同训练、各军兵种联合训练、实兵实弹综合演练等任务纷至沓来,但你们不用担心,也不必着急。行然后知路远,学然后知不足。请你们一定要稳住心态,在训练中稳扎稳打学专业、练操作,不要因急于求成而莽撞行事,也不要因慢热而错失锤炼本领的良机,不妨静下心来,好好体验一下打仗的感觉。
(王涵、刘绍宇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