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班长,为啥有战友不选我
■第82集团军某旅中士 左宇轩
前段时间,连队通知: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遴选班长预备人选,再由组织研究任命。
消息传来,我兴奋不已。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我军事素质过硬,平时工作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除此之外,上大学时,我还担任过学生会干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所以,对此次选拔,我感觉自己势在必得。
基础体能、实战技能、组训指挥……顺利通过这些硬实力比拼,终于等到我最有把握的演讲环节。走上讲台,我信心满满,战友们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
本以为胜券在握,然而投票结果显示,我以微弱劣势败下阵来。一时间,我百思不得其解:“论能力素质和工作表现,自己都不差,演讲更是高人一筹,为啥有的不选我呢?”
“指导员,我到底哪里不行?”当晚熄灯后,我带着一肚子的困惑和委屈,敲开了指导员的房门。指导员拍了拍我的肩膀:“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并不感到意外。”随后,他讲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两件事——
今年初,旅里组织技能比武,我取得了不错成绩。于是,连队安排我筹备专业课目示范讲解,接着又推荐我参加上级专业骨干集训。连队压担子、交任务,原本是有意培养和锻炼我,我却私下发了一通“为啥什么活都交给我干”的牢骚。
还有一次,班长安排我带领3名列兵整修训练场。年轻同志经验少、动作慢、工作效率低,我不仅没有耐心传帮带,还冷嘲热讽,把他们晾在一边。原本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任务,硬生生拖了小半天。
“你的能力素质毋庸置疑,演讲水平更是有目共睹,大家钦佩你的才干,却未必赞成你当班长。‘会说’与‘会做’不是一回事,两者差距很大。”指导员一席话,让我惭愧不已:不能怪战友不选我,只能怪自己平时缺少令人钦佩的表现。
“真是成也这张嘴,败也这张嘴。”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要想成为战友心服口服的班长骨干,必须肩膀能扛事,团结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同向奔赴”。
困惑解了、委屈消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训练中,我苦练专业本领,将自己摸索的经验窍门,毫不保留传授给年轻战友;任务中,我冲锋在前,挑大梁、担重任,时刻以一名骨干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我与战友们真诚相处、真心相待,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不久,大家渐渐改变了对我的看法,开始慢慢接受和认可我。虽然没能成为骨干预备人选,但我收获很大、成熟很多。如果还有下一次选拔,我相信自己能达成所愿。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陶 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