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集团军某旅强化干部骨干依规履职意识——
纠治“一切正常”背后的“反常”
■张弼朝 卢运国
“岗桌内有杂物,经提醒已清理”“未按照规定配齐标志服饰,指出后已改正”……近日,第81集团军某旅某营干部陈浩在检查营连查铺查哨情况登记时发现,“执勤情况”一栏不再是清一色的“一切正常”,而是详细记录了具体问题。这一转变,体现了整改成效。
此前,营队有一次开展作风纪律整顿,陈浩发现个别干部骨干在查哨时只是“刷个脸”,对战士站哨时走神、遇见熟人不问口令等情况仅做了口头提醒,在岗哨情况登记时仍记录“一切正常”。
查出问题为何不记录?陈浩翻看其他连队登记记录,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在营党委会上,他如实反映了“查哨情况登记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有的只是‘小问题’,现场提醒后就立刻得到了纠正,记下来似乎有些小题大做”“担心给上级留下不好的印象,就没过多记录”……调研时,有基层干部解释道。
“条令明确,每次查铺查哨的情况,应当进行登记。这一现象暴露出少数干部骨干思想认识不足、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的问题,责任意识有待强化。”营党委反思感到,“一切正常”的背后是部分干部骨干思想上的松懈、法治思维的缺失,如不及时纠治,会导致查哨流于形式、管理出现隐患。
针对此类“正常”背后的“反常”,该营党委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干部骨干认真学习条令法规要求,统一查哨流程及记录、整改标准,结合剖析案例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查哨关乎安全,登记体现责任”的职责要求,摒弃侥幸与应付心理。他们完善监督机制,开展不定期检查,将查哨质量与登记情况纳入周讲评,督促干部骨干依规履职。
经过教育整改,该营干部骨干工作作风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一次随机检查显示,查哨“走过场”、不如实登记等现象没有了,战备物资摆放不规范、执勤纪律松懈等问题也得到有效整治,营连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在近期的战备值班拉动中,该营组织有序、反应迅速,得到上级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