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位观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潘红宇
“新时代”,一个极富历史感的词汇,迭代着历史又在重塑着历史,透露出一股放眼未来的凌云之气。迈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为中国军队标定了醒目的强军兴军路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今日之我非昔日之我,亦非明日之我。“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在练兵场上挥洒汗水、跃进拼杀的中国军人,正在拥抱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拥有战位更要奋发有为。部队改革之后,每个岗位都是精心设计的。只有负起本职岗位之责,才能扛起强军的战位重担。我们每一名官兵都是部队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我们整支部队才能生机勃勃、战力充盈。
路,就在勇士脚下!必须进一步强化推进转型的主人翁意识,跑好时代赋予自己的新征程,以开拓者、奋进者、奉献者的姿态,扎根基层,热爱本职,恪尽职守,在练兵主战场、改革最前沿、任务第一线,为改革转型添砖加瓦,为强军兴军铺路架桥;通过学习提高、能力扩容、本领升级,争当抓训备战的尖子能手,练好手中武器,练强专业技能,练就制胜本领,努力成为精通本职的行家里手;不抛弃、不放弃,不迷茫、不懈怠,时刻保持“时不我待争朝夕”的紧迫心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昂扬状态、“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冲锋姿态,主动想事、踏实干事、用心成事。
只有拼搏了、付出了,才能在强军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晒出过硬的成绩单,从而拥有无愧于时代的芳华。
有这样一句话:生命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的永恒。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从2021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伟大目标在前方召唤,壮阔征程就在脚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半点懈怠。
未来强军大业必成,期待着更多“走在时间前面”的奋斗者写下浓重一笔、留下铁血荣光!
战位说
无惧困难敢攀登
■某旅运输勤务营教导员 江培禄
改革调整的一纸命令,让我离开了熟悉的教导大队,来到运输勤务营任教导员。到任那天,我拿起桌上的编制表、人员名册和装备清单,面对这样一个车辆种类多、装备类型多、执行任务多、人员数量多的新单位,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千钧。
当时,真的是“压力山大”。但我始终坚信一点:工作转岗就是战斗转场。军队转型总会有阵痛,自我重塑从来不会简单。3年多来,我啃教材、学技术,拜战士为师、组攻关团队,带领全营官兵热情高涨地研战练兵、信心满怀地爬坡过坎,闯过了横在面前的一道道难关。如今,营队整体建设已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战斗力水平实现逐年跃升。
一路走来有苦有累,但又激情澎湃。这一刻,我才深刻体会到,身为一名军人,只有自觉融入改革强军伟业、投身练兵备战大潮中,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彰显价值。
越过高山是坦途
■某旅机动通信营上士 王晰晰
调整转隶前,我是医院的护士。调整转隶后,我成了基层连队的卫星通信员。战位从病床前一下子转到了卫星背负站,两个专业之间的差距,对已近而立之年的我来说宛如鸿沟。翻开卫星专业的教材,满纸是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和运算公式;接触卫星专业装备,到处是陌生的零件拼接和操作使用。
就在这时,营连相继组织新老结对互帮互助、派驻教员进连入班等活动,帮我闯过了“入门关”。从调整转岗至今,我苦练加巧练,逐渐掌握了卫星专业的原理以及有关装备的操作使用技能。在去年底的考核中,我取得了装备拼装和理论考核两项单课目第一和总评第一,赶超了同专业男兵,得到了营连干部的表扬。
放下医药箱拿起电话机,我开启了一段最为难忘的全新军旅生涯——在实现个人能力再升级的同时,更获得了助力打赢的满满“成就感”。
(蔡婉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