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战友“朋友圈”看变化
■孙德志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新兵下连不久,陆军某部高指导员就加上了新战友们的微信联系方式。
作为持证上岗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已经成了高指导员的习惯。尽管战友们有时言辞隐晦,但他还是能够透过一行文字、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等“蛛丝马迹”,看出点什么。
然而这次,高指导员“失算”了——刚下连的一些新战友的微信朋友圈里竟然空无一物。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新战友都不喜欢发朋友圈?
“指导员,我们班小魏能不参加新闻点评吗?”没过多久,班长车路平找到高指导员“求情”。原来,列兵小魏性格腼腆,多次表示自己害怕在人多的场合发表看法,人越多越紧张,希望连队能酌情照顾。
了解到情况后,高指导员拿出手机,点开小魏的微信朋友圈。果然,里面一片空白,只有一张深夜路灯的图片充当头像背景。他敏锐察觉到,小魏的内心很孤独,渴望着被关心、被温暖。随后,高指导员又对其他新战士的微信朋友圈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部分新战友担心被领导和骨干关注,便将微信朋友圈隐藏起来,这说明一定程度上他们还没有把连队战友当成“家里人”。
随后,高指导员叮嘱各班长在不降低训练强度的前提下,穿插进行攀岩、凌空跨越、合力冲击等心理行为训练,引导大家克服困难的同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这个过程中,高指导员一对一与这些新战友谈心,对他们的现实表现提出肯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实际行动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一套“组合拳”下来,不少新战友向高指导员敞开了心扉,唯独小魏仍比较拘谨。一次进行障碍训练时,同班战友自发为小魏加油鼓劲,结果他紧张过度,一不留神竟摔倒在地。
“小魏的问题,在心不在身,要精准把脉,对症下药。”高指导员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年来“社恐”现象在新兵群体中并非个例,只有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朋友圈。
“既然无法‘面对面’,何不试着‘键对键’?”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高指导员与小魏开始了“云上对话”。一行行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逐渐敲开了小魏的心扉。得知小魏有一定美术功底后,高指导员鼓励他发挥特长,推荐他加入“战地快报”创作小组。随着一幅幅作品相继发表,小魏在战友们肯定的目光中,慢慢放下心理包袱,逐渐变得阳光开朗。
不久前,高指导员发现小魏更新了微信朋友圈。他在微信朋友圈最新动态中写道:“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实打实的成绩说话。”
高指导员欣慰地为小魏点赞,并附上留言:“加油,我看好你!”
“带兵人的态度,是决定新时代官兵关系的‘金钥匙’。”小魏的转变让高指导员认识到,带兵人只有自身主动求变,努力与战友们的心贴得近一点、再近一点,才能找到同频共振的切入点,真正走进战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