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记者战地手记:说者平淡听者揪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孙兆秋 罗铮责任编辑:任爽
2017-08-30 02:04

中国维和部队巡礼·战地手记,请关注《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8月27日,记者随中国第1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官兵,前往中苏友谊小学,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图为孩子们热情地迎接中国维和官兵。解放军报记者 罗 铮摄

达尔富尔,让我们抚慰你的伤痛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兆秋 罗 铮

当我们乘坐的飞机离开苏丹首都喀土穆后,地面上的房屋和植被渐渐从视线中消失……

透过舷窗望着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一幅20多年前的新闻照片不由得浮现在眼前。照片上,一名骨瘦如柴的女童身后,是一只虎视眈眈的秃鹫……这就是凯文·卡特那张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饥饿的苏丹》。

大约3个小时后,我们抵达达尔富尔尼亚拉国际机场。达尔富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战乱不断。

走出机场,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两辆架着机枪、满载荷枪实弹士兵的皮卡车。

“他们是尼日利亚步兵营的友军护卫。”中国第1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队长王星告诉我们,7月下旬以来,部落武装在达尔富尔东部地区持续激烈冲突,已造成约400人丧生。因此,联非达团最近特别强调,维和人员离开营区必须有护卫。

以前,我们看过很多关于达尔富尔维和部队的报道,“天气恶劣”“高温酷暑”等词语频频出现。到了达尔富尔后,这些字眼成了我们真实的感受。

从机场回营区的路上,尽管车内的空调已经开到最大,但坐在里面还是汗流浃背。而且我们注意到,这台外观有七八成新的越野车,中控台已经被晒得有些融化了,看上去就像被泼了一盆冒着泡的热沥青。

“我们分队120多台各型车辆全都是这个样。”王星向我们介绍,达尔富尔年均气温在40℃左右,最高时超过50℃,而且沙尘暴频发。“这样极其艰苦的工作环境,要不是我们有厉害的修理工,车辆早就趴窝了。”

王星所说的修理工名叫刘成华,和这名三级军士长握手时,我们看到他的手上疤痕累累,追问下,刘成华向我们道出了这些伤疤的来历——

在施工现场,装备一旦出现故障,必须马上排除,不然就会影响工程进度。由于太阳暴晒和机器运行,有些地方烫得要命,再加上有的装备内部空间狭小,手难免碰到管线或其他零部件。排除一次故障,手被烫出十几个水泡很正常,用针刺破就没事了……

说这番话时,刘成华语气平缓,可我们听着都觉得揪心。

通过几天的采访,我们发现在中国第1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中,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驾驶员杜丽丰的一个脚趾甲盖不慎被砸掉,休息不到2天就返回施工现场;警卫三班战士张凌云牙龈发炎,脸肿得像馒头一样,在嘴张不开只能吃流食的一周都没有请过假;操作手侯振芳患肾结石,强忍疼痛坚持上岗,最后被战友们从挖掘机上抬了下来……

“你们为什么这么拼?”

面对这个问题,中国第1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政委于亮的回答,深深打动了我们:“来到任务区,我们每个人都目睹了太多的苦难。作为和平的使者,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抚慰战争给当地民众带来的伤痛……”

“中国工兵非常专业,他们的到来,让我们具备了很多以往没有的能力。中国工兵不仅为达尔富尔的和平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与联非达团南战区高级民事官员尼葛的对话中,他多次提到尼亚拉机场升级改造和格瑞达大桥修复等中国工兵今年以来完成的工程任务。

时至今日,王星仍清楚地记得5月26日格瑞达大桥修复通车时的情景:“当时,附近村里的人来了好多,他们特别高兴,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喊‘China good’……”

在采访期间,我们也有了一次类似的体验。

27日下午,我们跟随维和官兵,带着礼物,前往营区附近的中苏友谊小学看望那里的孩子们。这所学校由中国出资,在中国维和工兵分队的帮助下于2009年建成。从那以后,一批批维和官兵陪伴着一代代学子茁壮成长,不间断地进行爱心接力。

来到校园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超乎我们想象——全校1200多名学生在门口迎接维和官兵,孩子们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还不停地竖起大拇指……

在尼亚拉采访的几天,我们看到,无论是赶毛驴车的妇女,还是骑着骆驼的牧民,抑或是田野上的农民,他们的脸上经常带着乐观的笑容。从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28日,我们乘机离开尼亚拉。透过舷窗回望这片土地,脑海中不由得又出现一幅画面,这一次,是中苏友谊小学那些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而这,也将成为我们对这片土地最深刻的印象。

(解放军报苏丹法希尔8月29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