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打通保障链是联合制胜关键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占良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12-07 07:49:44

打通保障链是联合制胜关键

■李占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障链是为满足作战中人员、装备持续行动需要,由物资保障、卫生勤务、运输投送、装备维修等链条构成的综合保障链路,是后勤和装备工作在作战领域的基本形态,攸关战争胜负。现代联合作战中,保障链具有体系性、动态性、持续性特点,既覆盖“陆海空天电网”的广域战场空间,也贯穿作战准备、实施至结束的全时域全过程,是作战的重要基础支撑。打通保障链,就是在全域多维的时空框架下,推动各保障链路互融互通、一体运转,为联合作战持续蓄力赋能。

联合理念是打通保障链的前提。随着作战力量、作战样式、保障任务的发展变化,现代战争中保障的内涵范畴在不断丰富拓展,亟须用新的保障理念牵引打通保障链。如现代反空袭作战保障中,既涉及人员救治、物资补给、设施抢建、装备抢修,又涉及“铁水公空”的衔接转运,还涉及军队后方基地、地方单位机构的承接保障。由此可见,现代战争中保障链是由跨军种、跨军地串联起来的一系列保障行动,必须树立联合意识、深化联合实践,加快构建起高效融合的联合保障体系生态。打通保障链,要进一步强化应联尽联、主动联合的理念,从联合角度前瞻设计保障体系架构,推动保障资源整合、保障力量聚合、保障行动联合,加快打破行业领域壁垒,持续疏通保障链路淤点,真正让“物资流”“力量流”循环联动起来。

信息支撑是打通保障链的关键。信息既服务于保障,又反向制约着保障。随着战争形态发展演变,人工文本型作业已难以适应现代战争节奏快、强度大、保障复杂、对抗激烈的新特点。应借助自动化辅助手段,提高信息交换的速度和精准度,提升保障链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准确性。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方基地依托“全资产可视性系统”,能够实时掌握前线部队油料等物资消耗情况,并在需要时实施定点投送。实质上,信息手段在保障领域的贯通运用,可以对保障链路上的各个节点实施即时感应,也可以对整体保障资源实施即时调节,还可以对保障行动实施即时掌控。面向未来战场,特别是随着智能化、无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应进一步强化信息服务、信息主导、信息支撑作战和保障的意识,既要善于依靠信息筹划保障,又要利用信息手段组织保障,加快将保障链的各节点各要素聚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从“物理域连接”向“信息域融合”的跨越性转变,不断提升基于信息实施保障的能力水平。

配套机制是打通保障链的基础。保障机制是为实现保障目标任务而建立的内在工作方式。保障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定,而是随着保障实践产生,并为了更好适应实践而不断优化完善的。在联合作战背景下,保障综合链路涵盖储、救、管、运、修等多个保障分链路,向外延伸又是多个子链路,还可向下持续拓展。通俗地讲,保障链更像纵横交织的“保障网”,甚至是多网融合的“保障网系”。维持这样庞大的网系高效运转离不开配套完备的保障机制作支撑。建立适应未来作战的配套保障机制,必须聚焦实战实保,依托实战化军事行动和演训活动,带动保障链成体系全要素融合训练检验,并根据新的任务持续完善,最终加以固化,实现保障链与保障机制同步迭代发展。同时,应紧跟时代步伐,深研联合保障制胜机理,着力破解瓶颈短板,构建集高效控制、联合保障、快速机动为一体的联合配套机制和支撑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顺畅运行,能够随时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

质量效益是打通保障链的根本。质量效益是衡量保障链运转情况的重要评价指标。为了达成作战目的,保障链以作战为中心,将各类保障资源向作战倾斜。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仅追求数量规模、不强调质量效益的投入,会引发大量的无效保障。一方面会挤占有效保障的“蛋糕”;另一方面会抢占重要的保障渠道甚至战略资源,进而影响整个保障链路的运行。海湾战争期间,美军运到战区4万多个集装箱直至战争结束还有一半没有派上用场。可见,系统越庞大越复杂,越易产生无效能耗,确保系统高效运转就应极力规避低效高耗的问题。在组织打通保障链时,要树牢质量与效能并重理念,抓住后勤转型重塑的历史机遇,围绕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军队现代资产管理体系两大主干工程,引入现代保障理念和技术手段,对各业务领域进行系统性优化,不断提升保障体系整体运行效益。同时,加快推进保障模式改革,区分不同作战任务和作战场景,编制关键保障资源清单,研究制定覆盖多兵种、多领域、多类别的保障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供应、精确化保障。

(作者单位:中部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