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国际比赛冠军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他们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
把青春汗水奉献给了军营
把一个个平凡的奋斗故事
演绎成“士兵突击”的传奇
“兵王”励志热血的故事
同样感动人心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感受“兵王”的成长之路
向战而行、一路冲锋
三代从军,他跑出强军“加速度”
向跃东
联勤保障部队某团
“95后”汽车班长
19岁成为
团里最年轻的教练班长
2022年国际汽车驾驶比武冠军
“党的二十大代表”
2023年被评为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被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
爷爷和父亲都曾是军人
从小耳濡目染的向跃东
也渴望在军营建功立业
2013年
他从湖北恩施的一个小县城报名参军
开启了自己的奋进之路
……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标兵排头
入伍之初
向跃东算是个“胖小子”
为了参加新兵营队列会操
他一个月减重三十斤
最终与战友一起代表连队
拿下了全营队列会操第一名
完成了“逆袭”
经过新训的磨炼与驾驶员培训后
向跃东如愿以偿地
加入了光荣的汽车兵队伍
担任教练班长
他苦研训法
四年间培养出百余名优秀驾驶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
他发挥汽车兵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
先后踢坏3双皮鞋
阅兵当天
他用铿锵有力的128步
同其他联勤战友并肩走过天安门前
这场身体与意志力的极限挑战
磨砺了这名汽车兵的血性胆识
也激发出了无限潜能
2.2米宽的指挥车在宽度
仅3米的“8”字形路上灵活穿梭
对25米以外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
通过走廊式限制通路……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
向跃东知道自己做到了——
“国际军事比赛-2021”
“汽车能手”项目队长赛冠军
从跌宕起伏的山地路
暗流涌动的涉水路
到难以捉摸的复杂路
险象环生的障碍路
每一个路段都要分秒必争
容不得半点差错
向跃东不断打磨动作细节
漂移、穿杆、过弯
确保每个环节分毫不差
据枪、瞄准、击发
烈日炙烤下他纹丝不动
他还针对薄弱环节
逐帧分析训练视频
背记课目参数
揣摩技术要点
最终在国际赛场力压群雄
从军10年,精武10年
向跃东不仅苦练保障硬功
熟练掌握主战车型
驾、修、防、教技能
他所在连队先后多次出色完成演习演训
比武竞赛等大项任务
综合保障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
作为军人,我将始终保持归零心态,
以更高的标准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坚持向战而行、一路冲锋。”
向跃东坚定地说
从别人眼中的“小胖勇”到全军优秀军士
他的故事够励志!
吴勇
联勤保障部队某团班长
他先后16次参加联合演习
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
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备战标兵个人”
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
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
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2019年7月
被授予“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称号
2023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军士”
吴勇刚入伍那会儿有点胖
人送外号“小胖勇”
班长并不看好他
但未曾想到的是
就是这么一个“小胖勇”
凭着他身上那股刻苦和努力
仅用两年时间
就让不少老班长刮目相看
希望尽快成为管线“多面手”
他从零开始学习
泵站操作、装备修理、汽车驾驶
榨干自己每一滴时间
日复一日的努力
让他相继获得了
管线装备修理工
汽车驾驶员等专业证书
成为大家公认的“全能军士”
2023年
吴勇晋升为三级军士长
从原来的班长
调整为油材修理技师
从骨干岗位到技术岗位
吴勇快速转变身份
带着战友们一起
钻研新技术、新保法
和大家一起学、一起练、一起成长
他所带的集体
先后有18人成为业务骨干
9人担任泵站长
32人立功受奖
入伍多年来
吴勇始终恪守练兵备战本分
时刻牢记肩负使命任务
勇挑重担、勇当先锋
以身示范带动引领
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肩扛钢铁油龙
奔跑在强军路上
书写出联勤官兵的追梦篇章
"士兵工匠、铁骑神医"
他一辈子干好修车这件事
张俊凯
联勤保障部队某旅
一级军士长
入伍28年来
他先后参加九八抗洪、阅兵保障等
大型任务20余次
曾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
2020年被表彰为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2021年被评为
“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受邀参加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2023年被表彰为
“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
没有相同的起点
那就加速跑向终点
入伍第二年的张俊凯
成功考进北京机械士官学校
作为全班唯一的初中生
他深知自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车间旁许多无人问津的报废车辆
成了他的“自留地”
休息时间
他一遍又一遍拆解摸索
手上的茧子越积越厚
修理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从总坐前排的“后进生”
到走上讲台的“小教员”
再到毕业时的“优秀学员”
他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逆袭”
一个修理工,不仅要修好车
更要追求极致创新
那年冬天
演训中的一辆运输车突然“趴窝”
凭借着丰富的维修经验
张俊凯用加热油底壳的“土办法”
让车辆顺利启动
虽然演训最终圆满完成
但部队因为延迟集结差点“出局”
这成为张俊凯心中的一根刺
让他解决难题的决心愈发坚定
十年间
先后研发了变速器托架
地沟升降器、野战供水设备
野战发电机组等10多项革新成果
小小的扳手拧开了创新的阀门
也见证了他从一名修理骨干
成长为“铁骑工匠”的坚实足迹
一名普通的修理工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8年
他一心向战
二十余次沙场砺剑彰显工匠本色
他紧贴练兵备战精心保障
熟练掌握10多种维修技能
革新10余项装备器材
从雪域北疆到东南沿海
从乌蒙草原到沙漠戈壁
检测、巡修、革新
行程万里保障先行
追梦、圆梦、坚守
二十八载初心无二
千里运输线上
小小的扳手
成就工匠的极致
也让张俊凯成了战友们眼中
那个能托底的人
勇敢坚定
用拼搏成就出彩
为他们的精彩人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