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带 互促共进
——联勤保障部队某管理站加强文职人员培养的一段经历
■郭世潇 盛晓琪
“‘敌情’不明,立即前出侦察。”6月底,训练场暑气蒸腾。联勤保障部队某管理站文职人员翟凯杰顶着烈日,熟练操作无人机执行任务。
从对无人机操作一窍不通到高标准完成应急保障任务,翟凯杰的成长得益于该站开展的师徒帮带机制。“刚入职时,我心里经常打鼓。”翟凯杰告诉笔者,部队制度规矩严——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严谨的文件呈批上报流程、严实的管理要求,让他感到纪律的高压线无处不在;工作节奏快——办公室里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交织,战友同事都像上紧了发条;业务压力大——“储备战备”“应急保障”等陌生领域需要学习,军政基础需要打牢……
翟凯杰的迷茫和压力,该站领导都看在眼里。很快,他们选派经验丰富的助理员、文职人员张宁与翟凯杰结成帮带对子。
“他比我年龄大、社会经验更丰富,一开始我有些顾虑。但深入思考,我觉得既然组织信任,我就要发挥好‘引路人’作用,帮他更快融入部队、适应战位。”结合翟凯杰的实际情况,张宁为他详细制订成长进步规划,结合工作理思路、针对不足教方法。
一次,上级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选拔集训。首周成绩公布,翟凯杰排在下游,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和羞愧感。“别灰心,你刚入职没多久,排名靠后情有可原。第一周就能发现问题,有利于我们及时弥补短板……”张宁的分析帮翟凯杰稳住了心神。那段时间,在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之余,张宁常抽出时间帮翟凯杰进行理论攻坚、体能特训、专业“加餐”。集训期间,翟凯杰成绩稳步提升,从“吊车尾”渐渐赶到“中间梯队”。
“师傅年龄虽小、本事不小。他教得细、讲得清,我心里更有底。”翟凯杰记得,有一次上级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张宁负责组织保障工作。他对每个课目的核心能力要求如数家珍,很快制订好活动方案,并牵头组织要图标绘、战勤计算等业务技能专项辅导,展现出了很强的组织筹划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这让配合工作的翟凯杰十分感佩。
如今,翟凯杰成长进步明显,适应了岗位节奏。该站领导表示,他们以任务需求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牵引,把执行大项任务的本领够不够用、服务备战打仗的能力过不过硬,作为人才帮带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起“以能力论英雄、以实绩比高低”的鲜明导向。为新入职文职人员指派帮带人后,他们还定期分析研判成长情况和帮带质效,通过双向考评机制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帮出实效、互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