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建设不能只顾过日子,还要想着明天的战争,平时有住处,战时有藏处
江夏区商业街热闹繁华、人头攒动。突然,刺耳的防空警报响起,万余居民和客商快速疏散隐蔽到附近新建楼房的防空地下室,隐蔽万余人,只用一刻钟。这是前不久该区举行防空应急疏散演练的一幕。
10年前,江夏区只有老城区有几个防空洞,只能隐蔽数千居民。近几年来,江夏区人防工程建设令人振奋。据该区人防办负责人介绍,江夏区人防工程建设规模从5年前的1万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2万多平方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经费从年均48万元激增至2000多万元;人防力量从百余人扩建成9支专业队伍千余人;防空警报网络覆盖率从50%提高到95%以上。
“建设现代化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是一个硬性标准。人防不达标,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品质就不达标。”这是该区军地领导的共识。为此,他们按照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依法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在规划新城区建设时,有人提议先让经济建设项目上马,再把人防建设补齐。该区领导明确表示:人防建设只能超前、不能滞后。现代城市建设不能只顾今天过日子,还要想着明天的战争,不仅平时要有住处,还要战时有藏处。基于这一认识,该区人防办会同各相关部门、开发商、企事业单位勘察地形,研究方案,按照先地下再地上的发展思路,把人防建设超前抓实,先后建成一大批采光好、通风好,既能抗8级地震,又能防生化武器的人防工程,并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样板工程。在此基础上,江夏区依靠信息技术融合提升人防保障力,他们建立了信息化人防组织指挥系统,添置了一批信息化防空防灾警报设备,有力地促进了该区城市建设品质的提升。
让驻军随时快速开往战场,是现代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使命与责任
江夏区地处武汉1+8城市圈南部枢纽,武广高铁、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全境,京珠、泸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枢纽地位。但是,大干线纵横交错,不等于小支线四通八达,军事交通不能有断头路、不能有肠梗阻。为此,该区交通部门主动与各驻军部队共商道路规划,将军事交通需求纳入城乡交通设施建设。笔者驱车江夏大地看到,多个高速公路沿线的出口,一不临市区,二不临集镇,这些进出车辆不多的出口就是专门为沿线驻军部队开设的快速机动通道。江夏区人武部长谢雪波说,站在经济效益角度,为部队专门开一个出口,要增加投入几十万元建设资金,似乎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成本论”,但在江夏区领导看来,让驻军部队随时快速开往战场,是现代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使命与责任。
江夏有的驻军部队地处山区僻野,为便于部队机动,该区按照国家等级公路标准专门修建了12条国防道路、5条连接营区的快速通道。今年初,该区又提出公路建设新要求:全区所有公路场站、服务区,都要预留部队装备停靠和物资补给的位置;所有收费站口,均要开设保障部队重型装备通行的专用通道。
据江夏区交通战备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累计通车里程达2474公里。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既提升了驻军部队和战役兵团过境的快速机动能力,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坚实基础。去年,汽车产业巨擘上海通用汽车集团公司新厂选址敲定在江夏金口,这一征用土地为31平方公里的大项目,像是给红火的江夏经济又倒入了一大盆油,使江夏的经济建设更为兴旺发达。